请输入搜索内容,并按回车键开始搜索...

浪淘沙令

往事只堪哀,对景难排。秋风庭院藓侵阶。一任珠帘闲不卷,终日谁来?
金锁已沉埋,壮气蒿莱。晚凉天净月华开。想得玉楼瑶殿影,空照秦淮!
                

诗集

注解

浪淘沙令:又名《卖花声》、《曲入冥》、《过龙门》、《炼丹砂》。正体双调五十四字,前后片各五句、四平韵,多作激越凄壮之音。
藓侵阶:苔藓上阶,表明很少有人来。
一任:任凭。吴本、吕本、侯本《南唐二主词》、《花草粹编》作“一行”;《续选草堂诗余》、《古今词统》作“一片”;粟本《二主词》、《历代诗余》、《全唐诗》作“桁(héng)”。一桁:一列,一挂,如杜牧《十九兄郡楼有宴病不赴》:“燕子嗔重一桁帘。”
终日谁来:整天没有人来。
金锁:即铁锁,用三国时吴国用铁锁封江对抗晋军事。或以为“金锁”即“金琐”,指南唐旧日宫殿。也有人把“金锁”解为金线串制的铠甲,代表南唐对宋兵的抵抗。众说皆可通。锁:萧本、晨本《二主词》作“琐”。侯本《南唐二主词》、《花草粹编》、《词综》、《历代诗余》、《全唐诗》作“金剑”。《续选草堂诗余》、《古今词统》作“金敛”。《古今词统》并注:“敛,一作剑。”按:作敛不可解,盖承“金剑”而误。
已:《草堂诗余续集》、《古今词统》作“玉”。《古今词统》并注:“玉,一作已。”
蒿莱:蒿莱,借指野草、杂草,这里用作动词,意为淹没野草之中,以此象征消沉,衰落。
净:吴讷《百家词》旧抄本、吕本、侯本、萧本《南唐二主词》、《花草粹编》、《词综》、《续集》、《词综》、《全唐诗》俱作“静”。
秦淮:即秦淮河。是长江下游流经今南京市区的一条支流。据说是秦始皇为疏通淮水而开凿的,故名秦淮。秦淮一直是南京的胜地,南唐时期两岸有舞馆歌楼,河中有画舫游船。

简介

这首词是李煜囚于汴京期间(976·978)所作。宋人王轾《默记》记载,李煜的居处有“老卒守门”,“不得与外人接”,所以李煜降宋后,实际上被监禁起来了。他曾传信给旧时官人说,“此中日夕以泪洗面!”
这首词是词人从一个亡国之君的立场和思想感情来写他追怀昔日帝王生活的悲哀和寂寞,词中以直抒悲怀领起,继之以一系列鲜明的图景。词中有眼前景,有象征景,有想象景,把他的凄凉之感,亡国之痛,故国之思,寄寓其中,突出地表现了词人善于捕捉形象的艺术才能。

佳句

  • 往事只堪哀,对景难排。
  • 一任珠帘闲不卷,终日谁来?
  • 金锁已沉埋,壮气蒿莱。
  • 晚凉天净月华开。想得玉楼瑶殿影,空照秦淮。

翻译

暂无内容

评价

沈际飞《草堂诗余续集》卷上:此在汴京念秣陵事作,读不忍霓。
陈廷焯《大雅集》卷一:起五字极凄婉,而来势妙,极突兀。陈廷焯《云韶集》卷一:起五字凄婉,却来得突兀,故妙。凄恻之词而笔力精健,古今词人谁不低首。
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藓阶帘静,凄寂等于长门,“金锁”二句有铁锁沉江,王气黯然之慨。回首秦淮,宜其凄咽。唐人《浪淘沙》,本七言断句,至后主始制二段,每段尚存七言诗二句,盖因旧曲名而别创新声也。原注谓此词昔已散佚,乃白池州夏氏家藏传播者。
唐圭璋《李后主评传》:他自迁宋都后,自然是事事不得自由。他看不见江南的人物风景,他也挽不回过去的青春。仅仅有自由的梦魂,时时去萦绕他的故国。他的词说:“往事只堪哀(略)”,“无言独上西楼(略)”。可想见他孤独的悲哀。李易安所谓“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生活,也正是他的写照。
唐圭璋《唐宋词简释》:此首念秣陵。上片,白昼凄清状况,哀思弥切。起两句,总括全篇。“秋风”一句,补实上句难排之景。秋风袅袅,苔藓满阶,想见荒凉无人之情,与当年“春殿嫔娥鱼贯列”之盛较之,真有天渊之别。“一桁”两句,极致孤独之哀。后主人汴以后之生活,于此可见。换头,自叹当年之意气都已销尽。“晚凉”一句,点月出。“想得”两句,因月生感,怅望无极。月影空照秦淮,画出失国后惨淡景象。
詹安泰《李璟李煜词》:这是李煜抒写入宋后怀念南唐的一种哀痛的心情。前后段都先以无比怨愤的声调冲激而出,然后通过具体的生活现象和内心活动来表达当时十分难堪的情况。前段写风景撩人,而珠帘不卷,无谁告语,是日间生活的难堪。后段写天清月白,想起秦淮河畔的楼殿,只有影儿投入河里,一切繁华旧事,都成空花,是夜间生活的难堪。日夜并举,用突出的形象,作高度的概括。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