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搜索内容,并按回车键开始搜索...

朝中措 · 平山堂

平山阑槛倚晴空,山色有无中。手种堂前垂柳,别来几度春风。
文章太守,挥毫万字,一饮千钟。行乐直须年少,尊前看取衰翁。
                

诗集

注解

朝中措:词牌名。宋以前旧曲,又名《照江梅》、《芙蓉曲》。双调四十八字,前片三平韵,後片两平韵。
刘仲原甫:当指刘敞。庆历进士,曾官知制诰、集贤院学士等,是欧阳文忠的年辈稍晚的朋友。
维扬:扬州的别称。
平山:即平山堂,为欧阳文忠任扬州知州时所修建,后成为扬州名胜。
「山色有无中」句:此处借用王摩诘《江汉临泛》「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句意。
手种堂前垂柳:平山堂前,欧阳文忠曾亲手种下杨柳树。
别来:分别以来。当时作者离开扬州大约八年。
文章太守:作者当年知扬州府时,以文章名冠天下,故自称「文章太守」。一说「文章太守」是作者用以指刘原甫。太守,汉代官名,即宋代的知州。
挥毫万字:挥笔赋诗作文多达万字。
千钟:饮酒千杯。钟,古代酒器。
直须:就该、正应当。
尊:通「樽」,酒杯。
衰翁:词人自称。当时作者五十岁。

简介

这首词是作者在平山堂送别友人刘原甫时所作。平山堂是作者守扬州时所建,几年后重上平山堂,借酬赠友人之机,追忆起过去的豪迈生活:挥笔著书,赋文逾万字,饮宴堂上,千杯不醉。全词写出了作者意在山水之间的情感,塑造了一个风流儒雅、豪放达观的「文章太守」形象。词风豪放,在欧词中极为少见,对后来东坡的豪放词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佳句

  • 文章太守,挥毫万字,一饮千钟。
  • 行乐直须年少,樽前看取衰翁。
  • 平山阑槛倚晴空,山色有无中。
  • 行乐直须年少,尊前看取衰翁。

翻译

平山堂的栏杆外是晴朗的天空,远山似有似无。我在堂前亲手栽种的那棵柳树啊,离别后又过了几个春光。
这位爱好写文章的太守,下笔就是万言,一饮千杯很豪爽。趁现在年轻赶快行乐吧,您看那坐在酒樽前的老头已白发苍苍。

评价

宋·严有翼《艺苑雌黄》:平山堂望江左诸山甚近。或以谓永叔短视,故云「山色有无中」。东坡笑之,因赋《快哉亭》道其事云:「长记平山堂上,欹枕江南烟雨,杳杳没孤鸿,认取醉翁语,山色有无中。」盖山色有无(中),非烟雨不能然也。
宋·魏菊庄《菊庄词话》:「平山阑槛倚晴空,山色有无中。」平山堂望江左诸山甚近,或以为永叔短视,故云。东坡笑之。因赋快哉亭道其事云:「长记平山堂上,欹枕江南烟雨,杳杳没孤鸿。认得醉翁语,山色有无中。」盖山色有无,非烟雨不能然也。
明末清初·曹顾菴《南溪词》:读欧公《朝中措》,如见公之「须眉生动,偕游于千载之上也」。
清·刘融斋《艺概》:词有尚风,有尚骨,欧公《朝中措》云:「手种堂前垂柳,别来几度春风。」东坡《雨中花慢》云:「髙会聊追短景,清商不假馀妍。」孰风孰骨可辨。
清·黄苏《蓼园词选》:(「行乐直须年少」句)按,君子进德修业欲及时也,无事不须在少年努力者。现身说法,神采奕奕动人。
清·沈约斋《论词随笔》:用成语,贵浑成脱化,如出诸已。贺方回「旧游梦挂碧云边,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用薛玄卿句,欧阳永叔「平山栏槛倚晴空。山色有无中」,用王摩诘句,均妙。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