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
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子不语怪、力、乱、神。
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
书法以用笔为上,而结字亦须用工。盖结字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
昔人得古刻数行,专心而学之,便可名世。
凡书贵乎沉静,令意在笔前,字居心后,未作之始,结思成矣。
旭常云:“或问书之妙,何得齐古人?”曰:妙在执笔令其圆畅,勿使拘挛;其次识法须口传手授,勿使无度,所谓笔法也;其次在布置不慢不越,巧使合宜;其次变通适怀,纵合规矩;其次纸笔精佳。五者备矣,然后能齐古人。”
凡世之所贵,必贵其难。真书难于飘扬,草书难于严重,大字难于结密而无间,小字难于宽绰而有余。
笔成冢,墨成池,不及羲之即献之;笔秃千管,墨磨万锭,不作张芝作索靖。
书初无意于佳乃佳尔。草书虽是积学乃成,然要是出于欲速。
吾书虽不甚佳,然自出新意,不践古人,是一快也。
楷法欲如快马入阵,草法欲左规右矩,此古人妙处也。
凡学书,欲先学用笔。用笔之法,欲双钩回腕,掌虚指实,以无名指倚笔,则有力。
不善学者,即圣人之过处而学之,故蔽于一曲。今世学《兰亭》者,多此也。
学书须要胸中有道义,又广之以圣哲之学,书乃可贵。若其灵府无程,政使笔墨不减元常、逸少,只是俗人耳。
士大夫处世可以百为,唯不可俗,俗便不可医也。
智永砚成臼,乃能到右军;若穿透,始到钟、索也。可永勉之。
飞鸿戏海,舞鹤游天,太傅之得意也;龙跃天门,虎卧凤阙,羲之之赏心也。
行书点画之间须有草意,盖笔笔飞动,纯是天真横溢,无迹可寻,而有遒劲萧远之致,必深得回腕藏锋之妙,而以自然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