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天地之无穷兮,哀人生之长勤。
餐六气而饮沆瀣兮,漱正阳而含朝霞。
下峥嵘而无地兮,上寥廓而无天。
超无为以至清兮,与泰初而为邻。
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
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
折疏麻兮瑶华,将以遗兮离居。
固人命兮有当,孰离合兮可为?
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
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我皆著我之色彩。
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
「红杏枝头春意闹」,着一「闹」字,而境界全出。
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
盖意足则不暇代,语妙则不必代。
幼安之佳处,在有性情,有境界。
东坡之词旷,稼轩之词豪。
纳兰容若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
大家之作,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
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
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