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海棠诗社

  • 推荐
  • 诗文
  • 作者
  • 名句
  • 不限

  • 上古

  • 商

  • 周

  • 秦

  • 汉

  • 三国

  • 晋

  • 南北朝

  • 隋

  • 唐

  • 五代十国

  • 辽

  • 宋

  • 金

  • 元

  • 明

  • 清

  • 当代

Logo海棠诗社

海棠诗社,古诗词的数字桃源

GitHubGitHubTwitterX (Twitter)DiscordEmail
Built withLogo of MkSaaSMkSaaS
网站导航
  • 诗词推荐
  • 诗文检索
  • 作者检索
  • 名句检索
热门诗集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古诗十九首
  • 给孩子的诗
热门作者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李清照
法律声明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服务条款
© 2025 海棠诗社 All Rights Reserved.

佚名[清]

清朝所有佚名作者的总称。

钱德苍[清]

字沛思,号慎斋,江苏长洲人,曾应科举不第,为人豪放不羁,常流连于酒旗歌扇之场。他爱好和熟悉戏曲艺术,所编选本具有演出脚本的特点。

石屋禅师[明]

(约公元一六四四年前后在世)姓、名均不详,湖州人。生卒年均不详,约明末前后在世。工诗,有《石屋山居诗》一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年富[明]

安徽省怀远县梅桥乡(现属淮上区)人,本来姓严,讹成「年」,字大有。历事明成祖、明仁宗、明宣宗、景泰帝和明宪宗五朝,先後在地方和中央部门任职,历官吏科给事中、陕西左参政、河南右布政使、河南左布政使、右副都御史兼大同巡抚、兵部右侍郎兼山东巡抚、戸部尚书。爲官淸廉刚正,始终不渝,遂成一代名臣。

徐霞客[明]

徐霞客(1587年1月5日-1641年3月8日), 名弘祖,字振声, [18]又字振之,号霞客。 南直隶江阴(今江苏江阴)人, 明代地理学家、旅行家、探险家和文学家。 徐霞客自幼好学,饱读诗书,对图经地志尤为衷情。十五岁时参加童子试,未能考上。徐霞客的父亲去世后,便在家中种田侍奉母亲。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二十二岁的徐霞客正式出游。其绝大部分时间都在旅途考察,因长时间的长途跋涉,徐霞客患有严重的脚疾,到云南时已无法走路。于是,在云南徐霞客更为专心地编写《游记》和《鸡足山志》,后基本完成了已有六十万字的《徐霞客游记》。后来徐霞客身患重病,丽江的太守用官车将其送回江阴老家。回到老家后,徐霞客没有停止对游记的编写。崇祯十四年(1641年),徐霞客病逝,终年五十四岁。 徐霞客一生志在四方,足迹遍及今21个省、市、自治区。 [23]他在后期的西南地区之行中,写了《浙游日记》《江右游日记》《楚游日记》等。死后由他人整理成《徐霞客游记》。 徐霞客在地质学等方面取得了超越前人的非凡成就,成为世界上对地质地貌进行科学考察的先驱。

金缨[清]

金缨,清朝后期生于一个颇为富有的书香人家。《格言联璧》将流传于世的格言,分为学问、存养、持躬、摄生、敦品、处事、接物、齐家、从政、惠吉、悖凶等 11 类,按儒家大学、中庸之道,以“诚意”、“正心”、“格物”、“致知”、“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主要内容为框架,收集市关这些内容的至理格言。  可以说是一座包罗万象的格言宝库。这些富赡充牣、雕镂璀璨的格言警世醒心,教诲启迪人们求真、向善、趋美,是古人心灵美的结晶。

陆琇卿[元]

元女词人,生平难考。

刘昫[五代十国]

刘昫(888年-947年),字耀远,涿州归义(今河北雄县西北)人。中国五代时期政治家。 刘昫少负文名,后唐庄宗时为太常博士、翰林学士。明宗时,迁端明殿学士,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唐末帝时,曾令其监修国史。刘昫为相时,兼理盐铁、户部、度支三司,廉洁严肃,改革弊政,整顿财政,减轻人民负担,引起了一些官僚贵族的不满。后晋初年,任东都(今河南开封)留守。后晋出帝时,官拜司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判财政三司事。开运四年(947年),病卒。 刘昫监修的《旧唐书》为历代正史之一。《旧唐书》虽然成书仓促,但保存了唐代实录、国史、诏令、行状等大量原始资料,展现了唐朝政治、经济、外交、民族、法律等方面的真实面貌,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系统记录唐朝历史的著作。

杨泉[三国]

杨泉,字德渊,别名杨子,生卒年不详,西晋梁国 [1] (治今安徽砀山 [2] )人。西晋时期哲学家,道家崇有派代表人物。 杨泉曾为吴国(今浙江绍兴)处士。太康六年(公元280年),西晋灭吴国后,杨泉被征入晋。 [3] 不久隐居著述,仿扬雄著《太玄经》14卷,又著《物理论》16卷、集2卷。

周星莲[清]

清代道光年间书法家。初名日旿(一说日睁),字午亭,仁和(今浙江杭州)人。1840年(道光二十年)中举,官知县、教习知习。以书名海内。 1868年(同治七年)尝著《临池管见》,以发明立法取势用笔行神之意。兼工兰竹梅花。有耕堂诗钞。(《清画家诗史》)

邱圆[清]

清初康熙年间(约和王渔洋同时)戏曲作家,江苏常熟人,字屿雪。 生平纵情诗酒,放荡不羁。仕途失意后寄居苏州。王国维《曲录》中提到他的作品有九种,今存《虎囊弹》、《党人碑》、《四大庆》第二本等,《虎囊弹》即其中较著名的一种,可惜传本已经残缺,现存六个单齣。又能诗,《海虞诗苑·卷五》收其诗五首。《常昭合志》有传。

班昭[汉]

班昭又名姬,字惠班,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东汉女史学家、文学家,史学家班彪之女、班固之妹,十四岁嫁同郡曹世叔为妻,故后世亦称“曹大家”。 班昭博学高才,其兄班固著《汉书》,未竟而卒,班昭奉旨入东观臧书阁,续写《汉书》。其后汉和帝多次召班昭入宫,并让皇后和贵人们视为老师,号“大家”。邓太后临朝后,曾参与政事。 班昭作品存世七篇,《东征赋》和《女诫》等对后世有很大影响。其曾为班固《幽通赋》作注,见于《文选》李善注中。

林翰[明]

裴秀[三国]

裴秀(224年—271年4月3日),字季彦。河东闻喜(今山西省闻喜县)人。东汉尚书令裴茂之孙,曹魏光禄大夫裴潜之子。魏晋时期名臣,著名地图学家。 裴秀出身著名的大族“河东裴氏”,少年时便颇有名气,后被大将军曹爽辟为掾属,世袭父爵清阳亭侯,迁黄门侍郎。高平陵之变后,因是曹爽的故吏而被罢免。此后历任廷尉正、安东将军及卫将军司马,参与谋划军国之政,参与平定诸葛诞叛乱。因功转任尚书,进封鲁阳乡侯。魏元帝继位后,进爵鲁阳县侯,任尚书仆射。咸熙元年(264年),受命负责修改官制,又提议恢复五等爵制。五等制恢复后,获封济川侯,他又建议立司马炎为世子。司马炎继位晋王后,拜裴秀为尚书令、右光禄大夫。西晋建立后,加左光禄大夫,封钜鹿郡公。泰始三年(267年),升任司空。泰始七年(271年),因服食寒食散后饮冷酒而逝世,年四十八,谥号“元”。有文集三卷。 裴秀作《禹贡地域图》,开创了中国古代地图绘制学。李约瑟称他为“中国科学制图学之父”,与古希腊著名地图学家托勒密齐名,是世界古代地图学史上东西辉映的两颗灿烂明星。

路乔如[汉]

春秋战国时期汉人,男,资料不详。

马周[唐]

马周(601年-648年),字宾王, 清河郡茌平县(今山东聊城市茌平区茌平镇马庄)人。唐朝官员。

刘胜[汉]

刘胜,汉景帝刘启之子,汉武帝刘彻异母兄,母为贾夫人,西汉中山靖王。 前元三年(前154年),受封中山王。后元三年(前141年),汉景帝去世,汉武帝即位。汉武帝即位之初,大臣们鉴于吴楚七国之乱的教训,对诸侯王进行百般挑剔,动不动就上告诸侯王的过失。刘胜便把官吏侵夺欺凌诸侯王之事,全部奏报汉武帝,汉武帝就增加诸侯的礼遇,废止官吏检举诸侯王之事,对诸侯王施行优侍亲属的恩惠。 据《史记》刘胜为人喜好酒色,有儿子、亲属一百二十余人(《汉书》记载为有儿子一百二十余人)并认为诸侯王应当日听音乐,玩赏歌舞美女。元鼎四年(前113年),刘胜去世,终年五十三岁,葬于保定市满城区陵山之上,谥号靖,史称中山靖王。

羊欣[南北朝]

羊欣,南朝宋书法家,字敬元,官至中散大夫、义兴太守,亲得献之师授,时有“买王得羊,不失所望”之谚,可见两人书风很接近。其书未跳出子敬书之范畴,有“婢作夫人”之诮。《淳化阁帖》卷二有《暮春帖》一件。

黄增[清]

朱和羹[清]

善书,咸丰二年(1852年)著《临池心解》成书。

岑勋[唐]

岑勋,岑仲休五子。与李太白、颜真卿友善,曾撰《多宝塔碑记》,颜真卿书之,会稽徐浩篆额,世称三绝。李白曾在诗作《送岑征君归鸣皋山》、《酬岑勋见寻就元丹丘对酒相待以诗见招》、《将进酒》中提及他,著名的“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中的“岑夫子”即岑勋。征君即征人,是对不受朝庭征辟的士人的敬称。

徐君倩[南北朝]

徐君倩,字怀简,东海郯人,南北朝时期诗人。曾担任湘东王镇西咨议参军,颇好声色,有侍妾数十人, “有时载妓肆志游行,荆楚山川,靡不毕践。”。除夕与妻子一起守岁,写下了《共内人夜坐守岁》的诗。

夏侯玄[三国]

夏侯玄,字泰初(《三国志》等作太初)。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三国时期曹魏玄学家、文学家、官员,征南大将军夏侯尚之子、右将军夏侯霸之侄、大将军曹爽表弟。 魏文帝时世袭其父爵位,明帝时任散骑黄门侍郎、羽林监。少帝曹芳继位后,拜为散骑常侍、中护军。后外放任征西将军,与曹爽策划骆谷之役,大失人心。高平陵之变后,被剥夺兵权,入朝任大鸿胪、太常等职。嘉平六年(254年),中书令李丰与外戚张缉密谋诛杀大将军司马师,以夏侯玄代替他主政。但密谋泄露,夏侯玄被司马师杀害,夷灭三族。临死时,仍然面不改色,从容受刑,年四十六。 夏侯玄少时有名望,仪表出众,时人目之以为“朗朗如日月之入怀”。在政治上,提出了“审官择人”、“除重官”、“改服制”等制度,司马懿认为“皆大善”。他博学多识,才华出众,尤其精通玄学,被誉为“四聪”之一,与何晏等人开创了魏晋玄学的先河,是早期的玄学领袖。

牧犊子[周]

牧犊子(约公元前五、四世纪),是战国时期齐国琴家。

  • 上一页
  • 1
  • More pages
  • 89
  • 90
  • 91
  • More pages
  • 101
  •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