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限
上古
商
周
秦
汉
三国
晋
南北朝
隋
唐
五代十国
辽
宋
金
元
明
清
当代
王籍(生卒年不详),字文海,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市北)人。南朝梁诗人。因其《入若耶溪》一诗,而享誉诗史。有文才,不得志。齐末为冠军行参军,累迁外兵记室。梁天监末任湘东王萧绎咨议参军,迁中散大夫等。王籍诗歌学谢灵运,《南史·王籍传》称“时人咸谓康乐之有王籍,如仲尼之有丘明,老聃之有庄周”。
孙子光,曾知湖州(清《东林山志》卷二二)。今录诗二首。
颜粲,登建中进士第。存诗二首。
杨匏安 (1896年11月-1931年8月) , 广东香山县南屏镇北山村(今属珠海市)人,原名锦涛(焘dào),笔名匏安。中共党员。国民党中央组织部秘书、代部长,中执委,中共中央委员,太阳社发起人,华南地区新文化运动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
宋代词人。
宋扬州广陵人,字巨源。孙锡子。善属文,熟谙典故。仁宗皇祐元年进士。进策五十篇,韩琦叹为今之贾谊。累迁集贤校理,知太常礼院。英宗治平三年应诏上疏言时政要务,事皆可行。为史馆检讨、同知谏院。不满王安石新法。历官干当三班院、同修起居注、知制诰。神宗时擢翰林学士,寻卒。
李密,字令伯,一名虔,犍为武阳(今四川彭山)人。幼年丧父,母何氏改嫁,由祖母抚养成人。后李密以对祖母孝敬甚笃而名扬于乡里。师事著名学者谯周,博览五经,尤精《春秋左传》。初仕蜀汉为尚书郎。蜀汉亡,晋武帝召为太子洗马,李密以祖母年老多病、无人供养而力辞。祖母去世后,方出任太子洗马,迁汉中太守。后免官,卒于家中。著有《述理论》十篇,不传世。其生平见载《华阳国志》、《晋书》。代表作为《陈情表》。
许獬,字子逊,福建同安人。万历二十九年(公元1601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著有《许钟斗集》五卷,《八经类集》二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清山西代州人,字懿生。康熙十五年进士。历任编修、礼科给事中等官。有《翠滴楼诗集》。
唐代大臣,财政改革家。生于唐玄宗开元十五年,卒于德宗建中二年,年五十五岁。美须眉,峻风寓,文藻雄丽,豪爽尚气。父丧庐墓,号慕不废声。河西节度使吕崇辟掌书记。德宗时,累拜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作两税法,一变租庸调旧制。当时便之。初炎矫饬志节,颇得名。后党元载,坐贬。及得政,睚眦必仇,果于用私。以刘晏劾载及己,贬晏忠州,诬而杀之。及罢相,为卢杞所构,赐死。后诏复官,谥平厉。炎著有文集十卷,制集十卷,《新唐书艺文志》系苏弁所编,并行于世。
清代诗人。字临士,无锡人。咸丰六年(1856年)进士,官刑部员外郎。后以疾引归,主讲东林书院十余年。著有《铁华仙馆诗文集》、《太极图说解》等。
曾任袁州教授的童宗说,也是唐朝时以眉宇秀整,尚友拔俗而见称的名士,著有一部《柳文音注》,被当时的学者尊称为“南城先生”。
时彦,字邦彦,河南开封(今河南开封)人。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己未科状元。存词仅一首。
唐京兆人。中宗时任监察御史,又入朔方军总管张仁愿幕府,分判军事。约睿宗时,为司勋郎中,迁兵部侍郎。玄宗开元中,拜平卢节度使,改河西节度使,曾招抚吐谷浑来降。又改剑南节度使,受敕修青城山常道观。后拜河南尹,官太常卿。能诗,以边词知名。
马援(公元前14年-49年),字文渊。汉族,扶风茂陵(今陕西省兴平市东北)人。西汉末至东汉初年著名军事家,东汉开国功臣之一。汉光武帝时,拜为伏波将军,封新息侯,世称“马伏波”。新朝末年,天下大乱,马援为陇右军阀隗嚣的属下,甚得隗嚣的信任。後归顺光武帝刘秀,为刘秀统一天下立下了赫赫战功。天下统一之後,马援虽已年迈,但仍请缨东征西讨,西破羌人,南征交趾,官至伏波将军,因功封新息侯。其老当益壮、马革裹尸的气概甚得後人的崇敬。後于讨伐五溪蛮时身染重病,不幸去世。因梁松诬陷,死後被刘秀收回新息侯印绶,直到汉章帝时才遣使追谥忠成。
刘伶,字伯伦,沛国(今安徽宿州)人,魏晋时期诗人。 曾为建威将军王戎幕府下的参军。晋武帝泰始初,对朝廷策问,强调无为而治,以无能罢免。平生嗜酒,曾作《酒德颂》,宣扬老庄思想和纵酒放诞之情趣,蔑视传统“礼法”,是竹林七贤社会地位最低的一个。 魏正始年间,刘伶与嵇康、阮籍、山涛、向秀、王戎及阮咸七人常聚在当时的山阳县竹林之下,肆意酣畅。他们的作品基本上继承了建安文学的精神,但由于当时的血腥统治,作家不能直抒胸臆,所以不得不采用比兴、象征、神话等手法,隐晦曲折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刘伶今唯存《酒德颂》文一篇,《北芒客舍》诗一首。
清朝作家,字子安,又字子敦,号眠鹤主人、眠鹤道人,又号咄咄道人、不悔道人,福建侯官县东门外(今福州市鼓楼区洪山镇东门村塔头)人。外族祖为闽县谢震。父魏本唐,嘉庆己卯举人。魏子安生于嘉庆二十三年(公元1818年),道光二十六年(公元1846年)中举,屡试不第,主讲渭南象峰书院、成都芙蓉书院。著有《花月痕》等。卒于同治十二年(公元1873年)。
练潜夫,失名,建安(今福建建瓯)人(《金石补正》卷一○六)。神宗熙宁间为祁阳令。曾作《笑岘亭记》(《舆地纪胜》卷五六)。今录诗二首。
宋郴人,字春伯。宁宗嘉定十年进士。分教岳阳。累官监察御史,首劾时相,继忤权贵,出知全州,不就,归隐北湖九年。复起知临江军,安静不扰。尝欲筑城新淦以备不虞,为当路所阻。及己未之乱,临江仓卒无备,人始服其先见。仕终江东宪。颇以诗擅名。有《洞庭》、《玉虹》、《日边》、《盟鹤》、《清江》等集。
李昌垣,字长文,宛平人。顺治丁亥进士,历官侍读学士。
生于广东潮安,祖籍广东潮州,字固庵、伯濂、伯子,号选堂,是享誉海内外的学界泰斗和书画大师。他在传统经史研究、考古、宗教、哲学、艺术、文献以及近东文科等多个学科领域均有重要贡献,在当代国际汉学界享有崇高声望。中国学术界曾先后将其与钱钟书、季羡林并列,称之为“南饶北钱”和“南饶北季” 。曾任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荣休讲座教授、艺术系伟伦讲座教授以及中国文化研究所顾问,香港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等校名誉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