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限
上古
商
周
秦
汉
三国
晋
南北朝
隋
唐
五代十国
辽
宋
金
元
明
清
当代
清江苏昭文人,字絮卿。邵渊亮妻。工画,善吹箫鼓琴。有《瘦红阁集》。
林觉民,字意洞,号抖飞,又号天外生,汉族,福建闽侯人。少年之时,即接受民主革命思想,推崇自由平等学说。留学日本期间,加入中国同盟会。1911年春回国,4月24日写下绝笔《与妻书》,后与族亲林尹民、林文随黄兴、方声洞等革命党人参加广州起义,转战途中受伤力尽被俘。后从容就义,史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
陈合,字维善,号中山,长乐(今属福建)人。理宗淳祐四年(一二四四)进士。宝祐四年(一二五六),除校书郎(《南宋馆阁续录》卷八)。历翰林学士、礼部侍郎。恭帝德祐元年(一二七五),同签书枢密院事(《宋史》卷四七)。卒谥文惠。事见《淳熙三山志》卷三二。
生卒年、籍贯均不详。代宗朝人。有《早过梨岭喜雪书情呈崔判官》诗,知时张起当奉使入闽。刘长卿有《送张起崔载华之闽中》诗,作于代宗大历后期长卿贬睦州司马时,知起亦代宗时人。《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二下》有张起,晚唐人,别是一人。《全唐诗》存诗二首。
西汉京兆华阴人,字子幼。司马迁外孙。习《史记》,宣播于世。宣帝时任左曹,以告发霍氏谋反,封平通侯,迁中郎将。神爵元年为诸吏光禄勋。廉洁无私,好发人罪过,多结怨忌。后为人所告,免为庶人,家居治产业,以财自娱。与友人孙会宗书,语多怨恨。宣帝见而恶之,以大逆无道罪腰斩。
东汉南阳蔡阳人,字秋孙,一名宝。安帝永初中为谒者仆射。邓太后诏使参与校定东观诸书,又诏作建武以来名臣传。官终卫尉。撰《释名》。
李玉,宋朝词人,生平不详。《全宋词》收录其词一首。
名或作升。宋同州韩城人,字杲卿。真宗大中祥符八年进士。为楚丘主簿,王曾称其有公辅器。累迁知杂御史,以论事指斥张贵妃及宦官杨怀敏,出知庆州、秦州,徙青州。仁宗至和二年,拜御史中丞,指切时事无所避。嘉祐三年擢枢密副使,迁参知政事、枢密使。爱惜官资,凡内降所与,多持不下。与韩琦同决策立英宗。英宗立,请老,命五日一至院。以彰信军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判许州,改镇河阳三城。拜太子太师致仕。卒谥康节。
张若虚,唐代诗人。生于扬州(今属江苏),曾任兖州兵曹。事迹略见于《旧唐书·贺知章传》。中宗神龙(705~707)中,与贺知章、贺朝、万齐融、邢巨、包融俱以文词俊秀驰名于京都,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吴中四士”。玄宗开元时尚在世。张若虚的诗仅存二首于《全唐诗》中。其中《春江花月夜》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名作,它沿用陈隋乐府旧题,抒写真挚动人的离情别绪及富有哲理意味的人生感慨,语言清新优美,韵律宛转悠扬,洗去了宫体诗的浓脂艳粉,给人以澄澈空明、清丽自然的感觉。
唐河东闻喜人。玄宗时,累官司勋郎中。天宝十四载,任给事中,巡抚河南、河北、淮南诸道。安史乱起,随玄宗奔蜀,充翰林学士、知制诰。擢礼部侍郎,历典肃宗至德二载、乾元元年贡举。代宗永泰二年,以检校礼部尚书充仪礼使。大历初,正拜尚书,封绛郡公。五年,坐鱼朝恩党,贬饶州刺史。
唐河中府永乐(今陕西米脂西)人,一说蒲坂(今山西 永济西蒲州)人,传说中八仙之一,名喦,一名喦客,字洞宾,号纯阳子,自称回道士,世称回仙。唐德宗时湖南观察使吕渭孙,海州刺史吕让子。唐懿宗咸通间应进士试,不第,遂入华山,遇隐士钟离权及苦竹真人,遂得成仙。事迹不见宋初以前之著作,唐代是否有其人,尚难论定。其传说最早见于《杨文公谈苑》,谓于宋太宗末年,曾拜访饶州通判丁谓与参知政事张洎。南宋後,其传说越演越繁,道教全真道尊其为「纯阳演政警化孚佑帝君」,习称为「纯阳祖师」、「吕祖」、「吕帝」,遂有各种专书记其灵迹,并托其名伪造大量诗文。《全唐诗》存诗四卷,凡二百五十馀首,另录词三十阕,来源主要有二,一为《金丹诗诀》、《纯阳真人浑成集》一类伪书;二为宋元人诗话、笔记中记其化世之作,所涉人事皆在宋代。此类诗皆为北宋以降历代道士所依托。又散见于《道藏》、方志中之诗,尚有千馀首,亦均出依托。
王启座,字玉斧,山东新城人。诸生。有《莲香亭诗草》。
明代文人,作品收录于乾隆《绍兴府志》。
方君遇,吴兴(今浙江湖州)人,与韦居安同时(《诗话》卷上)。
施惠,字君美,一作均美,或云沈姓。杭州人,元末明初戏曲家。
释惟白,号佛国,住东京法云寺。为青原下十二世,法云秀禅师法嗣。徽宗建中靖国元年(一一○一),以所集《续灯录》三十卷入藏。《嘉泰普灯录》卷五、《五灯会元》卷一六有传。
明浙江乐清人。章纶子。成化十一年进士。为南京给事中,与同官论陈銊罪,停俸。弘治时上治本五事。官至广东布政使。
明云南嵩明人,字廷秀,号止庵、和光道人。通经史术数之书。曾以方略佐兵部尚书王骥攻麓川。有《韵略易通》、《滇南本草》、《兰隐君集》等。
孙显,字勖三,无锡人。诸生。有《妙香居小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