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海棠诗社

  • 推荐
  • 诗文
  • 作者
  • 名句
  • 不限

  • 上古

  • 商

  • 周

  • 秦

  • 汉

  • 三国

  • 晋

  • 南北朝

  • 隋

  • 唐

  • 五代十国

  • 辽

  • 宋

  • 金

  • 元

  • 明

  • 清

  • 当代

Logo海棠诗社

海棠诗社,古诗词的数字桃源

GitHubGitHubTwitterX (Twitter)DiscordEmail
Built withLogo of MkSaaSMkSaaS
网站导航
  • 诗词推荐
  • 诗文检索
  • 作者检索
  • 名句检索
热门诗集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古诗十九首
  • 给孩子的诗
热门作者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李清照
法律声明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服务条款
© 2025 海棠诗社 All Rights Reserved.

鲜于必仁[宋]

元渔阳郡(治所在今天津蓟县)人,字去矜,号苦斋。生卒年不详,约生活於元英宗至治(西元一三二一年到西元一三二三年)前後。其父太常典簿鲜于伯機,「吟诗作字,奇态横生」(《新元史·文苑·鲜于枢传》),爲元著名书法家、诗人。伯機女嫁髙昌王雪雪的斤之孙、江浙行省丞相、荆南王朵尔的斤为妻,外孙伯颜不花的斤好学,晓音律。苦斋旣受家学熏陶,又同妹夫家的维吾尔亲友交好,受维吾尔音乐影响,故「工诗好客,所作乐府,亦多行家语」(近人吴梅《顾曲麝谈》)。其散曲中的写景之作,曲文华美,意境开阔;咏怀历史人物的曲作,咏史论世,格调健朗。明太祖第十七子、甯献王朱丹丘《太和正音谱》评其词「如奎壁腾辉」。《全元散曲》录存其小令二十九首。

祖可[宋]

宋僧。润州丹阳人,俗姓苏,字正平。原名序。苏庠弟。住庐山。得恶疾,人号“癞可”、“病可”。工诗,颇多佳句,为时人称誉,入江西诗派。有《东溪集》、《瀑泉集》。

柳富[宋]

柳富,字润卿,汴京(今河南开封)人。曾与衡州妓王幼玉相爱,事见《青琐高议》前集卷一○。今录诗二首。

胡浩然[宋]

捧剑仆[唐]

姓名事迹皆不详。咸阳郭氏之仆,喜题诗。《全唐诗》存诗3首,出自范摅《云溪友议》卷下《郭仆奇》。

唐艺孙[宋]

李寿卿[元]

太原(今属山西)人。曾任将仕郎、县丞等职。约为纪君祥、郑廷玉同时代人。所作杂剧今知有十种。现存《度柳翠》、《伍员吹箫》二种;另《庄子叹骷髅》一种仅存残曲。

徐某[宋]

徐某,名不详。高宗绍兴元年(一一三一)为尚书郎。事见《能改斋漫录》卷一二。

秦湛[宋]

宋扬州高邮人,字处度。秦观子。少好学。官宣教郎。高宗绍兴二年,添差通判常州。四年致仕。善画著色山水。

陈东甫[宋]

邓玉宾[元]

张淑芳[宋]

南宋末期人。西湖樵家女也。宋理宗选宫嫔时,以色美,为贾似道所匿,宠之专房。淑芳知贾必败,预营别业於五云山下九溪坞。贾南迁日,削髮为尼,人罕知者。张善小词,今存词三首,收录于《古今词话·词话·卷上》。

彭泰翁[宋]

彭履道[宋]

白贲[元]

王元鼎[元]

王元鼎,生卒不详,约为至治、天历年间人。曾任朝林学士,时都中有名妓郭氏顺时秀,姿态闲雅,善杂剧旦本,舆元鼎相昵。《录鬼簿》称“王元鼎学士”。他与杨显之交往,序为师叔。约与阿鲁威同时。阿鲁威曾戏问当时名妓顺时秀(一辛文秀):“我比元鼎如何?”她回答说:“参政(指阿鲁威),宰相也,学士(指王元鼎),才人也。治军泽民,则学士不及参政;嘲风弄月,则参政不及学士。”(《尧山堂外纪》)《辍耕录》并《青楼集》,皆称“元鼎散曲,词皆流美。”现存套数二套,小令七首。

黄铸[宋]

黄铸,字亦颜(《绝妙好词笺》作晞颜),号乙山,邵武(今属福建)人。登进士。理宗朝知柳州。有《玉签诗》一卷(《宋史·艺文志》六),已佚。事见明嘉靖《邵武府志》卷八。

赵匡胤[宋]

宋太祖赵匡胤(九二七~九七六),涿州(今属河北)人。生于洛阳。后汉乾祐元年(九四八),枢密使郭威讨李守真,应募为部属。后周显德中,从征淮南、寿春,积功至殿前都指挥使、义成军节度使,改忠武军节度使。显德六年(九五九),升检校太傅、殿前都点检。恭帝即位,改检校太尉、归德军节度使。七年春,发动陈桥兵变,即帝位,国号宋,改元建隆(九六○)。继而平定李筠、李重进叛乱。乾德元年(九六三),平荆湖;三年,平后蜀。开宝二年(九六九),亲征北汉;四年,平南汉;八年,平南唐。在位十七年。开宝九年冬十月卒,年五十。太宗太平兴国二年(九七七),葬永昌陵。事见《宋史》卷一至三《太祖纪》。

张巡[唐]

张巡,唐朝著名将领,安史之乱时期的著名英雄,史称张中丞、尪公,祖籍蒲州河东(今山西永济),生于邓州南阳(今河南邓州南阳市彭桥镇北张)。唐玄宗开元末年(公元741年),中进士,初仕太子通事舍人,後出任清河(今河北清河)县令,其任内治绩优良,期满召回长安。值杨国忠当权,因拒附权贵,调授真源(今河南鹿邑)县令。天宝十五年(公元755年),起兵守雍丘(今河南杞县),抵抗安史之乱的燕军。至德二载(公元757年),移守睢阳(今河南商丘),与太守许远以数千兵力,在内无粮草、外无援兵的情况下苦守雍丘、睢阳二孤城近两年,前後交战四百馀次,重创叛军,沮遏贼势,以蔽江淮而全东南。终因粮草耗尽、士卒死伤殆尽而城破,被俘後骂贼赴义。唐肃宗追赠扬州大都督,封邓国公。唐宣宗大中二年(公元848年),绘张巡画像置于凌烟阁。至明清时,得以从祀历代帝王庙,享皇家祭祀。

徐君宝妻[宋]

南宋末年岳州(今湖南岳阳)人,不曾留下姓名,只留下一首绝命词《满庭芳》。

李斯[秦]

李斯(约公元前284年—公元前208年),字通古。战国末期楚国上蔡(今河南上蔡)人。秦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李斯早年为郡小吏,后从荀子学帝王之术,学成入秦。初被吕不韦任以为郎。后劝说秦王政灭诸侯、成帝业,被任为长史 。秦王采纳其计谋,遣谋士持金玉游说关东六国,离间各国君臣,又任其为客卿。秦王政十年(公元前237年)由于韩人间谍郑国入秦,秦王下令驱逐六国客卿。李斯上《谏逐客书》阻止,被秦王所采纳,不久官为廷尉。在秦王政灭六国的事业中起了较大作用。秦统一天下后,与王绾、冯劫议定尊秦王政为皇帝,并制定有关的礼仪制度。被任为丞相。他建议拆除郡县城墙,销毁民间的兵器;反对分封制,坚持郡县制;又主张焚烧民间收藏的《诗》、《书》等百家语,禁止私学,以加强中央集权的统治。还参与制定了法律,统一车轨、文字、度量衡制度。李斯政治主张的实施对中国和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秦始皇死后,他与赵高合谋,伪造遗诏,迫令始皇长子扶苏自杀,立少子胡亥为二世皇帝。后为赵高所忌,于秦二世二年(公元前208年)被腰斩于咸阳闹市,并夷三族。

蒋元龙[宋]

严蕊[宋]

严蕊,原姓周,字幼芳,汉族,生卒年不详,南宋中期女词人。出身低微,自小习乐礼诗书,严蕊沦为台州营妓,改严蕊艺名。严蕊善操琴、弈棋、歌舞、丝竹、书画,学识通晓古今,诗词语意清新,有不远千里慕名相访。

赵桓[宋]

即赵桓。徽宗长子。大观二年封定王,政和五年立为太子。宣和七年,金兵入侵时即位。靖康元年,金兵攻汴京,被迫起用抗战派李纲,击退金兵。但仍屡向金屈辱求和,许割太原、中山、河间三镇。次年,金兵陷汴京,与徽宗及后妃等被俘北去,在位一年又四月。北宋亡。高宗绍兴中,死于金五国城。

  • 上一页
  • 1
  • More pages
  • 77
  • 78
  • 79
  • More pages
  • 101
  •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