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海棠诗社

  • 推荐
  • 诗文
  • 作者
  • 名句
  • 不限

  • 上古

  • 商

  • 周

  • 秦

  • 汉

  • 三国

  • 晋

  • 南北朝

  • 隋

  • 唐

  • 五代十国

  • 辽

  • 宋

  • 金

  • 元

  • 明

  • 清

  • 当代

Logo海棠诗社

海棠诗社,古诗词的数字桃源

GitHubGitHubTwitterX (Twitter)DiscordEmail
Built withLogo of MkSaaSMkSaaS
网站导航
  • 诗词推荐
  • 诗文检索
  • 作者检索
  • 名句检索
热门诗集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古诗十九首
  • 给孩子的诗
热门作者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李清照
法律声明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服务条款
© 2025 海棠诗社 All Rights Reserved.

袁世凯[清]

洪迈[宋]

宋饶州鄱阳人,字景卢,号容斋。洪皓季子。高宗绍兴十五年中博学宏词科。累迁中书舍人、直学士院、同修国史。出使金国还,知赣州,徙知婺州。孝宗淳熙十三年,为翰林学士,上《四朝国史》。宁宗时,以端明殿学士致仕。卒谥文敏。迈学识博洽,论述弘富,尤熟于宋代掌故。有《容斋五笔》、《夷坚志》、《野处类稿》、《史记法语》等。

徐陵[南北朝]

南朝陈东海郯人,字孝穆。徐摘子。八岁能文,及长,博涉史籍,初仕梁为通直散骑常侍。梁武帝太清二年,使魏,值侯景之乱,七年不得归。后归陈,累迁御史中丞。勇于弹劾权要,官至太子少傅。其诗歌骈文辞藻绮丽,与庾信齐名。世称徐庾体。有《徐孝穆集》、《玉台新咏》。

王献之[晋]

东晋琅邪临沂人,字子敬。王羲之子。女为安帝皇后。少有盛名。起家州主簿,迁吴兴太守,谢安甚钦爱之,请为长史。官至中书令,时称“王大令”。工草隶,善丹青。幼学父书,次习于张芝,后改变古拙书风,自创新体,与父齐名,并称“二王”。今存行书墨迹《鸭头丸帖》等。

魏源[清]

清湖南邵阳人,字默深,又字墨生、汉士。道光二年举人,会试落第,纳赀为内阁中书,二十五年始成进士。熟于国故朝章,从刘逢禄学《公羊春秋》。治学以经世致用为宗旨,与龚自珍齐名。入陶澍等幕,襄助筹办漕、盐、河诸大政。鸦片战争后作《海国图志》,倡“师夷长技以制夷”说。成进士后官高邮知州。晚年弃官潜心著述。有《古微堂诗文集》、《圣武记》、《元史新编》、《老子本义》等。

刘镇(叔安)[宋]

宋广州南海人,字叔安,号随如。宁宗嘉泰二年进士。以诖误谪居三山三十年。性恬淡,士大夫皆贤之。工诗词,尤长于诗,明白清润,为时所推。有《随如百咏》。

雅琥[元]

元可温人,字正卿,初名雅古。文宗天历间进士。授奎章阁参书,累官福建盐运司同知。有《正卿集》。

李叔同[当代]

李叔同,又名李息霜、李岸、李良,谱名文涛,幼名成蹊,学名广侯,字息霜,别号漱筒。李叔同是著名音乐家、美术教育家、书法家、戏剧活动家,是中国话剧的开拓者之一。他从日本留学归国后,担任过教师、编辑之职,后剃度为僧,法名演音,号弘一,晚号晚晴老人,后被人尊称为弘一法师。1913年受聘为浙江两级师范学校(后改为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音乐、图画教师。1915年起兼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音乐、图画教师,并谱曲南京大学历史上第一首校歌。

秦韬玉[唐]

秦韬玉,生卒年不详,字仲明,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或云郃阳(今陕西合阳)人,唐代诗人。出生于尚武世家,父为左军军将。少有词藻,工歌吟,却累举不第,后谄附当时有权势的宦官田令孜,充当幕僚,官丞郎,判盐铁。黄巢起义军攻占长安后,韬玉从僖宗入蜀,中和二年(882)特赐进士及第,编入春榜。田令孜又擢其为工部侍郎、神策军判官。时人戏为“巧宦”,后不知所终。

黄昇[宋]

宋福州闽人,字叔旸,号玉林,又号花菴词客。早弃科举,以读书、吟咏自适。曾以诗受知于游受斋。宋理宗淳祐九年(西元一二四九年)选《绝妙词选》二十卷,分上下两部分,上部为《唐宋诸贤绝妙词选》十卷,下部为《中兴以来绝妙词选》十卷,後人统称《花菴词选》,自作词亦附於后。另有《散花菴词》一卷。事见《绝妙词选》自序、胡德方序。

黎简[清]

清广东顺德人,字简民,一字未裁,号二樵,又号石鼎道人、百花村夫子。乾隆五十四年拔贡。诗画书称三绝,诗学李贺、黄庭坚,刻求新颖,书得晋人意。性喜山水,所居百花村,有众香亭、药烟阁等胜。名流来粤者无不过访。有《五百四峰草堂诗文钞》、《药烟阁词钞》、《芙蓉亭乐府》等。

韩邦靖[明]

明陕西朝邑人,字汝度,号五泉。韩邦奇弟。正德三年与兄同登进士。授工部主事。上疏指斥时政,触怒武宗,下狱,夺职为民。嘉靖初起为山西左参议,分守大同。岁饥,力请发帑赈饥,不报。遂乞归。抵家病卒。有《朝邑志》、《五泉诗集》。

李齐贤[元]

方文[清]

方文,又名一来,字尔止,一字明农,桐城人。明诸生。有《涂山集》。

于右任[当代]

于右任,汉族,陕西三原人,祖籍泾阳斗口于村。原名伯循,字诱人,尔后以“诱人”谐音“右任”为名;别署“骚心”“髯翁”,晚年自号“太平老人”。是中华民国开国元勋之一,中国近代知名的政治家、教育家、书法家。于右任早年是同盟会成员,民国成立之后长年在政府担任高级官员,尤其担任监察院院长达三十四年,是历史上在任最久的五院院长,同时也是复旦大学、上海大学、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创办人和复旦大学、私立南通大学校董等。

林正大[宋]

宋人,字敬之,号随庵。宁宗开禧间,为严州学官。有《风雅遗音》。

王观[宋]

王观,字通叟,如皋(现属江苏南通)人,宋代词人。王安石为开封府试官时,科举及第。宋仁宗嘉佑二年(1057)考中进士。后历任大理寺丞、江都知县等,相传曾奉诏作《清平乐》一首,描写宫廷生活。高太后对王安石等变法不满,认为王观属于王安石门生,就以《清平乐》亵渎了宋神宗为名,第二天便将王观罢职。王观于是自号“逐客”,从此以一介平民生活。王观代表作有《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临江仙·离杯》、《高阳台》等,其中《卜算子》一词以水喻眼波,以山指眉峰;设喻巧妙,又语带双关,写得妙趣横生,堪称杰作。《红芍药》词写人生短暂,从而提出人生应追欢及早,写法亦颇有特色。

周敦颐[宋]

周敦颐,宋营道楼田堡(今湖南道县)人,北宋著名哲学家,是学术界公认的理学派开山鼻祖。“两汉而下,儒学几至大坏。千有余载,至宋中叶,周敦颐出于舂陵,乃得圣贤不传之学,作《太极图说》、《通书》,推明阴阳五行之理,明于天而性于人者,了若指掌。”《宋史·道学传》将周子创立理学学派提高到了极高的地位。

黄复圭[元]

元饶州安仁人,字君瑞。博学,与张仲举、危太朴以诗鸣于江右,顺帝至正间死于兵祸。

焦竑[明]

明应天府江宁人,字弱侯,号澹园。万历十七年殿试第一。授翰林修撰。二十二年,受命撰修明国史。侍讲东宫,二十五年主顺天乡试,遭诬劾贬福宁州同知。未几弃官归,讲阴阳良知之学,与李卓吾善。博极群书,精熟典章,工古文,卓然为名家。有《澹园集》、《国朝献征录》、《国史经籍志》、《焦氏笔乘》、《老子翼》、《庄子翼》等。

张佩纶[清]

清直隶丰润人,字幼樵,一字绳庵,又字篑斋。同治十年进士,擢侍讲。光绪间官侍讲学士,署左都副御史。以纠弹大臣名著一时。中法战争期间会办福建军务,马尾之役,以戒备不严,舰队、船厂被毁,乃逃避乡间。褫职戍边。后释还,入李鸿章幕。佐办庚子议和。旋称疾不出。有《涧于集》、《涧于日记》。

窦巩[唐]

唐扶风平陵人,字友封。窦庠弟。宪宗元和二年进士。袁滋辟为从事及掌书记。入朝拜刑部郎中。元稹观察浙东,奏为副使、检校秘书少监、兼御史中丞。平居与人言不出口,时号“嗫嚅翁”。工五言诗。与兄窦常、窦牟、窦群、窦庠合有《窦氏联珠集》。

卢肇[唐]

唐袁州宜春人,一作望蔡人,字子发。武宗会昌三年,进士状元及第。初为鄂岳卢商从事,其后江陵节度裴休、太原节度卢简求奏为门吏。后除著作郎,充集贤院直学士。懿宗咸通中,历歙、宣、池、吉四州刺史,卒。初李德裕谪袁州长史,殊遇肇。及德裕入相,肇绝无依附。有《文标集》。

魏徵[唐]

魏徵,字玄成,钜鹿郡(一说在今河北省巨鹿县,一说在今河北省馆陶县 ,也有说在河北晋州)人,唐朝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和史学家,因直言进谏,辅佐唐太宗共同创建“贞观之治”的大业,被后人称为“一代名相”。 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魏徵病死。官至光禄大夫,封郑国公,谥号“文贞”。葬礼从简。同年入凌烟阁。 魏徵陵墓位于陕西省礼泉县。著有《隋书》序论,《梁书》、《陈书》、《齐书》的总论等。其言论多见《贞观政要》。其中最著名,并流传下来的谏文表---《谏太宗十思疏》。

  • 上一页
  • 1
  • More pages
  • 44
  • 45
  • 46
  • More pages
  • 101
  •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