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1650年 - 1707年
清安徽省徽州府歙县人,字山来,一字心斋,号仲子,自称三在道人。生于顺治七年(西元一六五〇年)生。父张习孔官至侍郎。心斋少年能文,与冒辟疆、孔云亭、陈迦陵等名士有诗文往来,言论诙谐,观点精辟,处世潇洒,交友不拘,姑苏孝廉张为泉曰:「老子化胡,潮子化吾;我心斋兄,自化化人,自娱娱人。」心斋不喜八股文,苦读不第,后补官,仅至翰林院孔目。康熙四十六年(西元一七〇七年),卒。心斋著作等身,论文贵「真」,其文风格简明、内容深长,广为众人接受。尝刻印《檀几丛书》、《昭代丛书》(山帙、水帙、花帙、鸟帙、鱼帙、酒帙、书帙、御帙、数帙)等。亦精高阶幻方,于《心斋杂组·卷下·算法图补》尝更正程宾渠《算法统宗》之百子图(十阶幻方)。著有《虞初新志》、《檀几丛书》、《昭代丛书》、《花鸟春秋》、《玩月约》、《滇南忆旧录》、《幽梦影》、《诗附录》、《花影词》、《心斋诗集》、《心斋杂组》、《补花底拾遗》、《奚囊寸锦》、《尺牍偶存》、《尺牍友声二集》、《尺牍友声三集》、《书本草》、《饮中八仙令》、《酒律》、《下酒物》、《联庄》等。
文章是案头之山水,山水是地上之文章。
文名,可以当科第;俭德,可以当货财;清闲,可以当寿考。
不独诵其诗读其书,是尚友古人;即观其字画,亦是尚友古人处。
无益之施舍,莫过于斋僧;无益之诗文,莫甚于祝寿。
妾美不如妻贤;钱多不如境顺。
创新庵,不若修古庙;读生书,不若温旧业。
字与画同出一源,观六书始于象形,则可知矣。
忙人园亭,宜与住宅相连;闲人园亭,不妨与住宅相远。
所谓美人者:以花为貌,以鸟为声,以月为神,以柳为态,以玉为骨,以冰雪为肤,以秋水为姿,以诗词为心。吾无间然矣。
蝇集人面,蚊嘬人肤,不知以人为何物?
有山林隐逸之乐,而不知享者,渔樵也,农圃也,缁黄也;有园亭姬妾之乐,而不能享、不善享者,富商也,大僚也。
牛与马,一仕而一隐也;鹿与豕,一仙而一凡也。
古今至文,皆血泪所成。
情之一字,所以维持世界;才之一字,所以粉饰乾坤。
花落意难堪,向泥中,着意衔,携归画栋修花口。珠帘半缄,乌衣半掺,最难消王谢堂前憾。语呢喃,千般诉说,只有老僧谙。
贫而无谄,富而无骄,古人之所贤也;贫而无骄,富而无谄,今人之所少也。足以知世风之降矣。
镜不能自照,衡不能自权,剑不能自击。
吾欲致书雨师:春雨,宜始于上元节后,至清明十日前之内,及谷雨节中;夏雨,宜于每月上弦之前,及下弦之后;秋雨,宜于孟秋、季秋之上下二旬;至若三冬,正可不必雨也。
为浊富不若为清贫;以忧生不若以乐死。
天下唯鬼最富:生前囊无一文,死后每饶楮镪;天下唯鬼最尊,生前或受欺凌,死后必多跪拜。
蝶为才子之化身,花乃美人之别号。
因雪想高士,因花想美人,因酒想侠客,因月想好友,因山水想得意诗文。
闻鹅声如在白门,闻橹声如在三吴,闻滩声,如在浙江,闻羸马项下铃铎声如在长安道上。
一岁诸节,以上元为第一,中秋次之,五日、九日又次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