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搜索内容,并按回车键开始搜索...

简介

汉朝分为西汉和东汉,是继秦朝之后强盛的大一统帝国。前202年高祖刘邦建国,定都长安。文景之治后,汉武帝刘彻进一步推动大一统事业,在“昭宣中兴”时达到极盛。公元九年,王莽篡夺政权,西汉结束。25年,皇族刘秀称帝,建立东汉,定都洛阳。开创了光武中兴和明章之治,万国来朝。汉朝时期,民族融合空前发展,对外交流频繁,国力和经济较为强盛。且文化的统一,为中华民族两千年的社会发展奠定了基础,为中华文明的延续和挺立千秋做出了巨大贡献。汉朝共历400多年。220年禅位于魏王曹丕,东汉结束。

诗人 (73)

曹操 🔥

曹操,字孟德,小字阿蛮,沛国谯人,汉族。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缔造者,先为东汉大将军、丞相,后为魏王。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其为魏武帝。一生以汉朝大将军、丞相的名义征讨四方割据政权,为统一中国北方做出重大贡献,同时在北方屯田,对农业生产恢复有很大作用。曹操的诗作具有创新精神,开启并繁荣了建安文学,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史称建安风骨。鲁迅评价其为“改造文章的祖师”。

无名氏 🔥

汉代佚名作者的统称。

司马相如

司马相如,字长卿,汉族,巴郡安汉县(今四川省南充市蓬安县)人,一说蜀郡(今四川成都)人,西汉辞赋家,中国文化史文学史上杰出的代表。有明显的道家思想与神仙色彩。景帝时为武骑常侍,因病免。工辞赋,其代表作品为《子虚赋》。作品词藻富丽,结构宏大,使他成为汉赋的代表作家,后人称之为赋圣和“辞宗”。他与卓文君的爱情故事也广为流传。鲁迅的《汉文学史纲要》中还把二人放在一个专节里加以评述,指出:“武帝时文人,赋莫若司马相如,文莫若司马迁。”

卓文君

卓文君,原名文后,西汉临邛(今四川邛崃)人,为四川临卭巨商卓王孙之女。汉代才女,中国古代四大才女之一、蜀中四大才女之一。姿色娇美,精通音律,善弹琴,有文名。卓文君与汉代著名文人司马相如的一段爱情佳话至今被人津津乐道。她也有不少佳句,如《白头吟》,诗中“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堪称经典佳句。

李延年 🔥

李延年,西汉音乐家,生年不详。汉武帝宠妃李夫人的哥哥。李家世代为倡,李延年与其妹李夫人皆出自倡门,能歌善舞,容貌喜人。 李延年原本因犯法而受到腐刑,负责饲养宫中的狗,后因擅长音律,故颇得武帝宠爱。一日为武帝献歌:“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李延年的妹妹由此得幸,后来封为夫人。 后因李夫人生下了昌邑王刘髆,李延年也得以被封“协律都尉”,负责管理皇宫的乐器,极得武帝幸爱,“与上卧起,甚贵幸,埒如韩嫣”,成为汉武帝的男宠。 李延年对后世音律作词起着深刻的影响。礼教不分家,他的音乐著述无一不为了封建王朝的统治。在文化上,他的代表作《佳人曲》对五言诗起着一个开端的作用 。

司马迁 🔥

司马迁,字子长,西汉夏阳(今陕西韩城,一说山西河津)人,中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被后人尊为“史圣”。他最大的贡献是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史记》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元狩元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司马迁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完成的史学巨著《史记》,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刘邦

刘邦,沛丰邑中阳里人,汉朝开国皇帝,汉民族和汉文化的伟大开拓者之一、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卓越的战略家和指挥家。对汉族的发展、以及中国的统一和强大有突出贡献。

班婕妤

班婕妤,名不详,汉成帝刘骜妃子,西汉女作家,古代著名才女,是中国文学史上以辞赋见长的女作家之一。善诗赋,有美德。初为少使,立为婕妤。《汉书·外戚传》中有她的传记。她也是班固、班超和班昭的祖姑。她的作品很多,但大部分已佚失。现存作品仅三篇,即《自悼赋》、《捣素赋》和一首五言诗《怨歌行》(亦称《团扇歌》)。

繁钦

字休伯,颍川(今河南许昌市东)人。以文才机辩,得名于汝颍间,长于书记,尤善为诗赋,其所与太子书记喉转意率皆巧丽,为丞相主簿,建安二十三年卒。有集十卷,今存《繁休伯集》辑一本一卷。其中《槐树诗》当吟邺宫文昌殿前之槐。

贾谊 🔥

贾谊,又称贾生、贾太傅、贾长沙,汉族,洛阳(今河南洛阳东 )人,西汉初年著名政论家、文学家,世称贾生。贾谊少有才名,十八岁时,以善文为郡人所称。文帝时任博士,迁太中大夫,受大臣周勃、灌婴排挤,谪为长沙王太傅,故后世亦称贾长沙、贾太傅。三年后被召回长安,为梁怀王太傅。梁怀王坠马而死,贾谊深自歉疚,抑郁而亡,时仅33岁。司马迁对屈原、贾谊都寄予同情,为二人写了一篇合传,后世因而往往把贾谊与屈原并称为“屈贾”。 贾谊著作主要有散文和辞赋两类,深受庄子与列子的影响。散文的主要文学成就是政论文,评论时政,风格朴实峻拔,议论酣畅,鲁迅称之为“西汉鸿文”,代表作有《过秦论》、《论积贮疏》、《陈政事疏》等。其辞赋皆为骚体,形式趋于散体化,是汉赋发展的先声,以《吊屈原赋》、《鵩鸟赋》最为著名。

刘彻 🔥

汉武帝刘彻,西汉第七位皇帝,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诗人。汉武帝十六岁时登基,为巩固皇权,汉武帝设置中朝,在地方设置刺史,开创察举制选拔人才。采纳主父偃的建议,颁行推恩令,解决王国势力,并将盐铁和铸币权收归中央。文化上采用了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结束先秦以来“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的局面。汉武帝时期攘夷拓土、国威远扬,东并朝鲜、南吞百越、西征大宛、北破匈奴,奠定了汉地的基本范围,开创了汉武盛世的局面,另有开辟丝路、建立年号、颁布太初历、兴太学等举措亦影响深远。

蔡琰 🔥

蔡琰(公元177年?-公元249年?),字文姬,又字昭姬 。生卒年不详。东汉陈留郡圉县人,东汉大文学家蔡邕的女儿。初嫁于卫仲道,丈夫死去而回到自己家里,后值因匈奴入侵,蔡琰被匈奴左贤王掳走,嫁给匈奴人,并生育了两个儿子。十二年后,曹操统一北方,用重金将蔡琰赎回,并将其嫁给董祀。 蔡琰同时擅长文学、音乐、书法。《隋书·经籍志》著录有《蔡文姬集》一卷,但已经失传。现在能看到的蔡文姬作品只有《悲愤诗》二首和《胡笳十八拍》。 历史上记载蔡琰的事迹并不多,但“文姬归汉”的故事却在历朝历代被广为流传。

王粲 🔥

王粲,字仲宣。山阳郡高平县(今山东微山两城镇)人。东汉末年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少有才名,为著名学者蔡邕所赏识。初平二年(公元192年),因关中骚乱,前往荆州依靠刘表,客居荆州十余年,有志不伸,心怀颇郁郁。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南征荆州,不久,刘表病逝,其子刘琮举州投降,王粲也归曹操,深得曹氏父子信赖,赐爵关内侯。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魏王国建立,王粲任侍中。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6年),王粲随曹操南征孙权,于北还途中病逝,终年四十一岁。 王粲善属文,其诗赋为建安七子之冠,又与曹植并称“曹王”。著《英雄记》,《三国志·王粲传》记王粲著诗、赋、论、议近60篇,《隋书·经籍志》著录有文集十一卷。明人张溥辑有《王侍中集》。

李陵

李陵,字少卿,汉族,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市秦安县)人。西汉名将,李广之孙。初为西汉将领,善骑射,爱士卒,颇得美名。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九月奉汉武帝之命出征匈奴,十月率五千步兵为主将李广利分兵,後遭遇匈奴单于八万骑兵主力而被围于浚稽山,连战八天八夜,终因寡不敌众而投降。 由于汉武帝误听信李陵替匈奴练兵的讹传,夷其三族,母弟妻子皆被诛杀,致使李陵彻底与汉朝断绝关系。其一生充满国仇家恨的矛盾,他本人也因此引起争议。他的传奇经历使得他成为後世文艺作品的对象及原型。 後来单于把公主嫁给李陵,做了匈奴右校王,掌管坚昆部落。公元前89年,与远征匈奴为主将李广利分兵的商秋成带领的三万汉军打过一仗。而主将李广利孤兵深入,导致七万人马有去无回,汉朝从此再无人马远征匈奴。 汉武帝死后,汉匈和亲,李陵少时同僚霍光、上官桀当政,派人劝李陵回国,李陵"恐再辱",拒绝回大汉,遂于公元前74年老死匈奴。

班固

东汉扶风安陵人,字孟坚。班彪子。博学能文,续父所著《史记后传》未竟之业,被诬私修国史,下狱。弟班超上书力辩,乃获释。明帝重其学,除兰台令史,迁为郎,典校秘书,奉诏续成其父书。潜心二十余年,至章帝建初中修成《汉书》,当世重之。迁玄武司马,撰《白虎通德论》。和帝永元元年,随窦宪征匈奴,为中护军。宪败,受牵连,死狱中。善辞赋,有《两都赋》、《幽通赋》、《典引》等。后人辑有《班兰台集》。

徐幹 🔥

汉末文学家、哲学家、诗人,字伟长,“建安七子”之一。以诗、辞赋、政论著称。代表作:《中论》《答刘桢》《玄猿赋》。其著作《中论》,对历代统治者和文学者影响深远。 其少年时,正值汉灵帝末年,宦官专权,朝政腐败,而徐干却专志于学。当时的州郡牧慕徐干才名“礼命蹊躇,连武欲致之”。他“轻官忽禄,不耽世荣”。曹操曾任他为司空军谋祭酒参军、五官将文学,他以病辞官;“潜身穷巷,颐志保真”,虽“并日而食”,过着极贫寒清苦的生活,却从不悲愁。曹操又任命他为上艾长,他仍称疾不就。建安中,看到曹操平定北方,中国统一有望,即应召为司空军谋祭酒掾属,转五官将文学,历五、六年,以疾辞归。“身穷穷巷,颐志保真”,虽“并日而食”,亦“不以为戚”。(引并见《中论序》)后授上艾长,也因病未就。建安二十二年(217)春,瘟疫流行,干亦染疾而卒。后来曹丕论及徐干时说:“观古今文人类不护细行,鲜能以名节自立,而伟长独怀文抱质,恬淡寡欲,有箕山之志,可谓彬彬君子矣!”

马援 🔥

马援(公元前14年-49年),字文渊。汉族,扶风茂陵(今陕西省兴平市东北)人。西汉末至东汉初年著名军事家,东汉开国功臣之一。汉光武帝时,拜为伏波将军,封新息侯,世称“马伏波”。新朝末年,天下大乱,马援为陇右军阀隗嚣的属下,甚得隗嚣的信任。後归顺光武帝刘秀,为刘秀统一天下立下了赫赫战功。天下统一之後,马援虽已年迈,但仍请缨东征西讨,西破羌人,南征交趾,官至伏波将军,因功封新息侯。其老当益壮、马革裹尸的气概甚得後人的崇敬。後于讨伐五溪蛮时身染重病,不幸去世。因梁松诬陷,死後被刘秀收回新息侯印绶,直到汉章帝时才遣使追谥忠成。

祢衡

祢衡,字正平,平原郡(今山东德州临邑德平镇)人。个性恃才傲物.和孔融交好。孔融著有《荐祢衡表》,向曹操推荐祢衡,但是祢衡称病不肯去,曹操封他为鼓手,想要羞辱祢衡,却反而被祢衡裸身击鼓而羞辱。后来祢衡骂曹操,曹操就把他遣送给刘表,祢衡对刘表也很轻慢,刘表又把他送去给江夏太守黄祖,最后因为和黄祖言语冲突而被杀,时年二十六岁。黄祖对杀害祢衡一事感到十分后悔,便将其加以厚葬。

刘桢 🔥

东平名士,宁阳(今山东宁阳县)人,字公幹,「建安七子」之一。其祖父刘梁,官至尚书令,其人博学有才,警悟辩捷,以文学见贵。 建安中,刘桢被曹操召为丞相掾属,与魏文帝兄弟几人颇相友善,后因在曹丕席上平视丕妻甄氏,以不敬之罪服劳役,后又免罪署为小吏。 建安二十二年 (公元217年),与陈琳、徐幹、应玚等同染疾疫而亡。《隋书·经籍志》著录有集四卷、《毛诗义问》十卷,皆已佚。明代张溥辑有《刘公幹集》,收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中。 他的文学成就,主要表现于诗歌、特别是五言诗创作方面,在当时负有盛名,后人以其与曹植并举,称为「曹刘」。如今存诗十五首,风格遒劲,语言质朴,重名于世。

两汉乐府 🔥

无。

钟会

三国魏军事家、书法家,颍川长社(今河南长葛市)人,字士季。出身颍川钟氏,太傅钟元常幼子、靑州刺史鍾稚叔弟。仕魏,官居要职,累拜中书侍郎,封关内侯,深得魏帝和群臣赏识。从司马景王征毌丘仲恭,典知机密。献策于司马文王,破魏高贵乡公夺权之图。随平诸葛公休叛,屡出奇谋,时人比为“留侯”,拜黄门侍郎,封东武亭侯。迁司隶校尉,预朝廷诸务,计害嵇叔夜。景元年间,力挺司马文王伐蜀,拜镇西将军、假节、都督关中诸军事,主伐蜀事宜。景元四年(263年),协邓士载分兵进取,亡蜀汉,拜司徒,封县侯。功成后,萌不臣之心,结蜀将姜伯约,谋據蜀自立,打压太尉邓士载。景元五年(264年)正月,以郭太后遗命之名,矫诏伐司马文王,为部将胡玄武所害,死于乱军,时年四十岁。士季才华横溢,精文赋、玄学,又工书,唐张怀瓘《书断》评“妙品”,仅次“神品”。著有《魏钟司徒集》。

许慎 🔥

许慎,字叔重,汉族,著名学者。汉帝国时期汝南郡召陵县(今属河南省漯河市召陵区)人 ,许慎倾尽毕生精力,从事于弘扬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说文解字》是许慎一生最经心之作,前後花费了他半生的心血。由于许慎对文字学做出了不朽贡献,後人尊称他为“字圣”。因许慎所著的《说文解字》闻名于世界,所以研究《说文解字》的人,皆称许慎为“许君”,称《说文解字》为“许书”,称传其学为“许学”。所著除《说文解字》外,尚有《五经异义》《淮南鸿烈解诂》等书,今皆散佚。

苏武

苏武,字子卿,汉族,杜陵(今陕西西安)人,代郡太守苏建之子。西汉大臣。 武帝时为郎。天汉元年(前100年)奉命以中郎将持节出使匈奴,被扣留。匈奴贵族多次威胁利诱,欲使其投降;后将他迁到北海(今贝加尔湖)边牧羊,扬言要公羊生子方可释放他回国。苏武历尽艰辛,留居匈奴十九年持节不屈。 至始元六年(前81年),方获释回汉。苏武去世后,汉宣帝将其列为麒麟阁十一功臣之一,彰显其节操。

张衡 🔥

东汉南阳西鄂人,字平子。少善属文,通《五经》,贯六艺,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安帝时征拜郎中,迁太史令。顺帝初,复为太史令。后迁侍中。永和初,出为河间相,整法令,有政绩。征拜尚书卒。创制世界最早以水力转动之浑天仪,并于阳嘉元年制造测定地震之候风地动仪。所著《灵宪》,力图解答天地起源演化,又用距离变化解释行星运行迟疾。又于中国历史上首次正确解释月蚀原因,指出月光为日光之反照。和帝永元间作《东京赋》、《西京赋》,后又有《应间赋》、《思玄赋》等。有辑本《张河间集》。

庄忌

庄忌,西汉辞赋家,会稽吴(今苏州吴县)人。因避汉明帝刘庄讳改名严忌,与邹阳、枚乘等唱和,曾先后为吴王刘濞与梁孝王刘武门客,世称庄夫子。《汉书·艺文志》著录有赋二十四篇,但大多不存,只留《楚辞》所收的《哀时命》一篇。

刘向 🔥

西汉沛人。本名更生,字子政。楚元王刘交四世孙,刘歆之父。治《春秋谷梁》,以阴阳休咎论时政得失,屡上书劾奏外戚专权。宣帝时,任散骑谏大夫给事中。元帝时,擢为散骑宗正给事中。后以反对宦官弘恭、石显专权,议欲罢退之,被谮下狱。成帝即位,得进用,更名向,迁光禄大夫,官至中垒校尉。校阅中秘群书,撰成《别录》,为我国目录学之祖。有《新序》、《说苑》、《列女传》等。

王嫱

名嫱,或作墙。晋人避司马昭讳,改称明君、明妃。西汉南郡秭归人。元帝时以良家子选入宫中。竟宁元年,匈奴呼韩邪单于入朝求亲,帝以昭君赐之,号宁胡阏氏。呼韩邪死,上书求归,成帝命从胡俗。前阏氏子复株累单于继立,复妻昭君,生二女。卒葬匈奴,世称青冢。相传昭君入宫后,不肯贿赂画工,入宫数岁,不得见帝,遂自请嫁于匈奴。临行,元帝方知其美,查明原委后,乃尽杀画工毛延寿等。

宋子侯

东汉人。有五言诗《董娇娆》传世。

王逸

东汉南郡宜城人,字叔师。安帝元初中为校书郎,顺帝时为侍中。作《楚辞章句》,为《楚辞》最早的完整注本。有《王叔师集》明人辑本。

王褒

西汉犍为资中人,字子渊。宣帝时,益州刺史王襄欲宣风化,请王褒作《中和》、《乐职》、《宣布》等诗,荐褒有轶才。为《圣主得贤臣颂》,擢为谏大夫,后遣祀益州神,死于途。褒以辞赋著称,有《甘泉宫颂》、《洞箫赋》等。

辛延年

东汉人。有诗歌《羽林郎》一首流传至今,为文人所创作五言诗之较早者。

枚乘

西汉辞赋家,字叔,临淮淮阴(今江苏淮安)人。善辞赋。景帝时为吴王刘濞郎中。濞欲谋反,上书谏,不纳。遂去吴至梁,为梁孝王客。吴楚七国反时,再致书劝刘濞罢兵,以此知名。后景帝召为弘农都尉,以病去官。武帝即位,以安车蒲轮徵之,年迈,死途中。有《七发》。

徐淑

东汉桓帝时人。陇西秦嘉之妻。嘉为郡掾,以上计吏赴洛阳,淑以疾归母家,未得面别,乃为诗以赠。嘉亦以诗答。后遗书赠物以问候。淑答书报之。言辞凄丽,为后人所称道。

东方朔

西汉辞赋家,字曼倩,平原厌次(今山东省德州市陵县)人。武帝时,入长安,上书自荐言:“臣朔年二十二,长九尺三寸,目若悬珠,齿若编贝,勇若孟贲,捷若庆忌,廉若鲍叔,信若尾生,若此可以为天子大臣矣。”,待诏金马门。后为常侍郎、太中大夫。博学多才,对当时的政治局势有自己的观点,“时观察颜色,直言切谏”,但因性格诙谐,滑稽多智,常在武帝面前谈笑,被汉武帝视为俳优之人,不得重用。于是著《答客难》、《非有先生论》,其中赋体散文《答客难》是其代表作,开了赋体文学的新领域。杨雄的《解嘲》和班固有《答客戏》,都是由《答客难》的形式发展来的。《汉书·艺文志》著录“《东方朔》二十篇”。东方朔亦著有《神异经》。《史记》载,东方朔将死之际,以《诗经》“营营青蝇,止于蕃。恺悌君子,无信谗言。谗言罔极,交乱四国”之句上谏,希望汉武帝能远离小人,阻退谗言。之后不久东方朔去世,后人评价其行为正是“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的写照。

戚夫人

即戚姬。西汉济阴定陶人。高祖宠姬。生赵王如意。高祖欲废太子,立赵王为太子。吕后用张良计召商山四皓为太子客,竟不易太子。高祖卒,吕后酖杀赵王,囚戚夫人,断其手足,去眼熏耳,饮以哑药,置于厕所,名曰人彘。

梁鸿

东汉扶风平陵人,字伯鸾。受业太学,家贫而尚节介,博览无不通。娶孟光为妻,貌丑而贤,共入霸陵山中,以耕织为业。作《五噫之歌》,以讥刺时政,章帝使人追捕,逃亡齐鲁,后至吴,为人赁舂,妻为具食,举案齐眉。闭户著书,疾困而卒。

傅毅

东汉扶风茂陵人,字武仲。少博学,善属文。以明帝求贤不笃,士多隐处,作《七激》以为讽。章帝以为兰台令史,拜郎中,与班固、贾逵共典校书。后为大将军窦宪司马。早卒。

杨恽

西汉京兆华阴人,字子幼。司马迁外孙。习《史记》,宣播于世。宣帝时任左曹,以告发霍氏谋反,封平通侯,迁中郎将。神爵元年为诸吏光禄勋。廉洁无私,好发人罪过,多结怨忌。后为人所告,免为庶人,家居治产业,以财自娱。与友人孙会宗书,语多怨恨。宣帝见而恶之,以大逆无道罪腰斩。

蔡邕

东汉陈留圉人,字伯喈。少博学,好辞章、数术、天文,妙操音律。灵帝时辟司徒桥玄府。任郎中,校书东观,迁议郎。熹平四年与堂溪典等奏定六经文字,自书于碑,使工镌刻,立太学门外,世称“熹平石经”。后以上书论朝政阙失,为中常侍程璜陷害,流放朔方。遇赦后,复遭宦官迫害,亡命江海十余年。董卓专权,召为祭酒,迁尚书,拜左中郎将,封高阳乡侯。卓诛,为司徒王允所捕,自请黥首刖足,续成汉史,不许,死狱中。有《蔡中郎集》,已佚,今存辑本。

赵壹 🔥

东汉汉阳西县人,字元叔。耿直倨傲。灵帝光和初,举郡上计至京师,为司徒袁逢所重,名播京中。后十辟公府,并不就。善辞赋,有《刺世疾邪赋》。

刘安 🔥

即淮南王。西汉宗室。高祖孙,淮南王刘长子。文帝十六年袭父爵为淮南王。善为文辞,才思敏捷。吴楚七国反,曾谋响应,因国相反对而未遂。武帝即位,安暗整武备。元狩元年事败,举兵未成,旋自杀。宾客、大臣牵连被诛数千人。曾招致宾客方术之士作《鸿烈》,后称《淮南鸿烈》,亦称《淮南子》,《汉书·艺文志》列为杂家。

刘珍

东汉南阳蔡阳人,字秋孙,一名宝。安帝永初中为谒者仆射。邓太后诏使参与校定东观诸书,又诏作建武以来名臣传。官终卫尉。撰《释名》。

淮南小山

暂无简介

阮瑀

东汉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字元瑜。陈留尉氏(今属河南开封市)人,子阮籍位列“竹林七贤”之一,孙阮咸亦是当时名士。少师从蔡邕,蔡邕称为“奇才”。汉献帝建安中,曹操徵之为司空军谋祭酒、管记室。后官至丞相仓曹掾属。好文学,尤善章表书记,当时军国书檄文字,多为阮瑀与陈琳所拟。诗歌亦有文名,语言朴素,往往能反映出民众底层的社会问题。诗有《驾出北郭门行》,描写孤儿受后母虐待的苦难遭遇。阮瑀的音乐修养颇高,妙于音律。明人辑有《阮元瑜集》。

陈琳 🔥

东汉末广陵人,字孔璋。初为何进主簿,后依袁绍,典文章,曾为绍移书斥责曹操。绍败,归曹操,操爱其才而不究,拜司空军谋祭酒,管记室。军国檄书,多出其手。官至门下督。为“建安七子”之一,尤擅章表书记。有《陈记室集》辑本。

戴圣 🔥

戴圣,生卒年不详,字次君,西汉梁国睢阳(今河南商丘睢阳区)人。西汉官员、学者、汉代今文经学的开创者,世称小戴,与叔父戴德同学《礼》于后苍,宣帝时以博士参与石渠阁论议,任九江太守,今本《礼记》(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即《小戴礼记》传为圣编。《汉书》成书于汉建初七年(公元80年)。

王充 🔥

东汉唯物主义哲学家、无神论者。字仲任,汉族,会稽上虞(今属浙江)人。王充年少时就成了孤儿,乡里人都称赞他对母亲很孝顺。后来到京城,进太学学习,拜班彪为师。王充以道家的自然无为为立论宗旨,以“天”为天道观的最高范畴。以“气”为核心范畴,由元气、精气、和气等自然气化构成了庞大的宇宙生成模式,与天人感应论形成对立之势。其在主张生死自然、力倡薄葬,以及反叛神化儒学等方面彰显了道家的特质。他以事实验证言论,弥补了道家空说无着的缺陷。是汉代道家思想的重要传承者与发展者。王充思想虽属于道家却与先秦的老庄思想有严格的区别,虽是汉代道家思想的主张者但却与汉初王朝所标榜的“黄老之学”以及西汉末叶民间流行的道教均不同。《论衡》是王充的代表作品,也是中国历史上一部不朽的唯物主义哲学著作。

韩婴

西汉燕(今属河北)人。文帝时为博士,景帝时至常山王刘舜太傅。武帝时,与董仲舒辩论,不为所屈。治《诗》兼治《易》,西汉“韩诗学”的创始人,其诗语与齐、鲁大不相同,他推测《诗》之意,杂引《春秋》或古事,与经义不相比附,与周秦诸子相出入,皆引《诗》以证事,而非引事以明《诗》。燕、赵言《诗》皆本于韩婴。赵子、淮南贲生即其高徒。赵子传蔡谊,三传形成韩诗的王学,食子学和长孙学,学徒甚多。后人认为他的《诗》学不如《易》学精深,司隶校尉盖宽饶本受《易》于孟喜,见韩《易》两好之,更从受之。

扬雄

一作杨雄,字子云,西汉哲学家、文学家、语言学家,蜀郡成都(今四川成都郫都区)人。少好学,口吃,长相平平,身高偏矮,不能剧谈,专心于潜心思考,早年倾慕司马相如,模仿司马相如的《子虚》、《上林》等赋,常作辞赋,名声远播,如《蜀都赋》,此赋开启了京都一派题材,班固《两都赋》、张衡《二京赋》以及晋代左思《三都赋》皆受其影响。 大司马车骑将军王音召为门下史。后经蜀人杨庄推荐,汉成帝命他随侍左右。公元前11年正月与成帝前往甘泉宫,作《甘泉赋》讽刺成帝铺张。十二月又作《羽猎赋》仍然以劝谏为主题。被封黄门郎,与王莽、刘歆等为同僚。公元前10年扬雄作《长杨赋》,继续对成帝铺张奢侈提出批评。 扬雄后来认为辞赋为“雕虫篆刻”,“壮夫不为”,转而研究哲学。仿《论语》作《法言》,模仿《易经》作《太玄》。提出以“玄”作为宇宙万物根源之学说。有人笑他,于是他写了一篇《解嘲》。为了宽慰自己,又写了一篇《逐贫赋》。王莽当政,拉拢扬雄,任他为中散大夫。他写过《剧秦美新》美化王莽,但此文是主动投靠还是避祸之作,还有争论。 后在天禄阁校书,写作,进行语言学研究。曾著《方言》,叙述西汉时代各地方言,为研究古代语言的重要资料。但是因弟子刘棻牵连,有人前来逮捕扬雄,扬雄恐惧而跳楼,未死,后得免,京师谚曰:“惟寂寞,自投阁。”后召为大夫,默默无闻而终。

王敞

东汉末年曹全门下幕僚

刘恒

汉文帝刘恒,汉高祖第四子,母薄姬,汉惠帝之庶弟。前196年刘邦镇压陈豨叛乱后,封刘恒为代王,其为人宽容平和,在政治上保持低调。高祖死后,吕后专权,诸吕掌握了朝廷军政大权。前180年,吕后一死,太尉周勃、丞相陈平等大臣把诸吕一网打尽,迎立代王刘恒入京为帝,是为汉文帝。

刘启

汉景帝刘启,是汉文帝刘恒的长子,母亲是汉文帝皇后窦氏(即窦太后),出生于代地中都(今山西平遥县西南)。西汉第六位皇帝,在位16年,谥号孝景皇帝,无庙号。终年48岁。刘启在位期间,削诸侯封地,平定七国之乱,巩固中央集权,勤俭治国,发展生产,他统治时期与其父汉文帝统治时期合称为文景之治。

晁错

汉颍川(今河南禹县)人。汉文帝时,任太常掌故,后历任太子舍人、博士、太子家令;景帝即位后,任为内史,后迁至御史大夫。汉景帝四年(西元前一五四年),以吴王刘濞为首的七国诸侯以「请诛鼂错,以清君侧」为名,举兵反叛。景帝听从袁盎之计,腰斩鼌错于东市。鼂错发展了「重农抑商」政策,主张纳粟受爵,增加农业生产,振兴经济;又主「移民实边」以禦匈奴。其政论文「疏直激切,尽所欲言」,鲁迅称为「西汉鸿文,沾溉后人,其泽甚远」。代表作有《言兵事疏》、《守边劝农疏》、《论贵粟疏》、《贤良对策》等。

邹阳

邹阳,齐人,是西汉时期很有名望的文学家、散文家。文帝时,为吴王刘濞门客,以文辩著名于世。吴王阴谋叛乱,邹阳上书谏止,吴王不听,因此与枚乘、严忌等离吴去梁,为景帝少弟梁孝王门客。邹阳“为人有智略,慷慨不苟合”,后被人诬陷入狱,险被处死。他在狱中上书梁孝王,表白自己的心迹。梁孝王见书大悦,立命释放,并尊为上客。邹阳有文七篇,现存两篇,即《上书吴王》、《于狱中上书自明》。

路温舒

西汉著名的司法官。字长君,钜鹿人(钜鹿,在今河北南部,路温舒系河北广宗人)。信奉儒家学说。起初学习律令,当过县狱吏、郡决曹史;后来又学习《春秋》经义,举孝廉,当过廷尉奏曹掾、守廷尉史、郡太守等职。宣帝即位,他上疏请求改变重刑罚、重用治狱官吏的政策,主张“尚德缓刑”,“省法制,宽刑罚”。他认为秦朝灭亡的原因,是法密政苛,重用狱吏。汉承袭秦朝这一弊政,必须改革。他还反对刑讯逼供,认为刑讯迫使罪犯编造假供,给狱吏枉法定罪开了方便之门。他在奏疏中还提出废除诽谤罪,以便广开言路。

刘秀

刘秀,东汉王朝开国皇帝,庙号“世祖”,谥号“光武皇帝”,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新莽末年,海内分崩,天下大乱,身为一介布衣却有前朝血统的刘秀在家乡乘势起兵。公元25年,刘秀与更始政权公开决裂,于河北登基称帝,为表刘氏重兴之意,仍以“汉”为其国号,史称“东汉”。

马融

马融,字季长。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人。东汉时期著名经学家,东汉名将马援的从孙。历任校书郎、郡功曹、议郎、大将军从事中郎及武都、南郡太守等职,后因得罪大将军梁冀而被剃发流放,途中自杀未遂,得以免罪召还。再任议郎,又在东观校勘儒学典籍,后因病离职。延熹九年(166年),马融去世,享年八十八岁。唐代时配享孔子,宋代时被追封为扶风伯。

荀悦 🔥

荀悦(148~209),字仲豫,颍川颍阴(今河南许昌)人。东汉史学家、政论家,思想家。名士荀淑之孙,司空荀爽之侄,其父荀俭早卒。 汉灵帝时期宦官专权,荀悦隐居不出。献帝时,应曹操之召,任黄门侍郎,累迁至秘书监、侍中。侍讲于献帝左右,日夕谈论,深为献帝嘉许。后奉汉献帝命以《左传》体裁为班固《汉书》作《汉纪》,写成《汉纪》30篇。建安十四年(209年)逝世,年六十二。 荀悦另著有《申鉴》5篇,抨击谶纬符瑞,反对土地兼并,主张为政者要兴农桑以养其性,审好恶以正其俗,宣文教以章其化,立武备以秉其威,明赏罚以统其法,表现了他的社会政治思想。还著有《崇德》。

桓宽 🔥

桓宽(生卒年不详),字次公,汉代汝南郡(今所在今河南上蔡西南)人,治《公羊春秋》。宣帝时举为郎,后官至庐江太守丞。 其知识广博,善为文。著有《盐铁论》六十篇。

班彪

字叔皮,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出身于汉代显贵和儒学之家,受家学影响很大。从小好古敏求,与其兄班嗣游学不辍,才名渐显。 西汉末年,为避战乱至天水,依附于隗嚣,欲劝说隗嚣归依汉室,作《王命论》感化之,结果未能如愿。后至河西(今河西走廊一带 ) , 为大将军窦融从事 , 劝窦融支持光武帝。东汉初,举茂才,任徐县令,因病免官。班彪学博才高,专力从事于史学著述。写成《后传》60余篇,斟酌前史,纠正得失,为后世所重。其子班固修成《汉书》,史料多依班彪,实际上是他修史工作的继续。其女班昭等又补充固所未及完成者。

班昭

班昭又名姬,字惠班,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东汉女史学家、文学家,史学家班彪之女、班固之妹,十四岁嫁同郡曹世叔为妻,故后世亦称“曹大家”。 班昭博学高才,其兄班固著《汉书》,未竟而卒,班昭奉旨入东观臧书阁,续写《汉书》。其后汉和帝多次召班昭入宫,并让皇后和贵人们视为老师,号“大家”。邓太后临朝后,曾参与政事。 班昭作品存世七篇,《东征赋》和《女诫》等对后世有很大影响。其曾为班固《幽通赋》作注,见于《文选》李善注中。

路乔如

春秋战国时期汉人,男,资料不详。

刘胜

刘胜,汉景帝刘启之子,汉武帝刘彻异母兄,母为贾夫人,西汉中山靖王。 前元三年(前154年),受封中山王。后元三年(前141年),汉景帝去世,汉武帝即位。汉武帝即位之初,大臣们鉴于吴楚七国之乱的教训,对诸侯王进行百般挑剔,动不动就上告诸侯王的过失。刘胜便把官吏侵夺欺凌诸侯王之事,全部奏报汉武帝,汉武帝就增加诸侯的礼遇,废止官吏检举诸侯王之事,对诸侯王施行优侍亲属的恩惠。 据《史记》刘胜为人喜好酒色,有儿子、亲属一百二十余人(《汉书》记载为有儿子一百二十余人)并认为诸侯王应当日听音乐,玩赏歌舞美女。元鼎四年(前113年),刘胜去世,终年五十三岁,葬于保定市满城区陵山之上,谥号靖,史称中山靖王。

张芝

张芝(?—约192年),生年不详,约卒于汉献帝初平三年(约公元192年),字伯英,汉族,瓜州县(今属甘肃酒泉市)人,凉州三明之一大司农张奂之子,出身于官宦家庭。勤学好古,淡于仕进。朝廷以有道征不就,时人尊称自为“张有道”。 为东汉著名书法家,被誉为“草圣”、“草书之祖”,其书法被誉为“一笔书”。善章草,后脱去旧习,省减章草点画、波桀,成为“今草”,张怀瓘《书断》卷中列张之章草、草书为神品,曰:“尤善章草书,生诸杜度、崔瑷。龙豹变,青出于蓝。又创于今草,天纵颖异,率意超旷,无惜事非。若清涧长源,流而无限,萦回崖谷,任于造化”;称他“学崔(瑗)、杜(操)之法,因而变之,以成今草,转精其妙。字之体势,一笔而成,偶有不连,而血脉不断,及其连者,气脉通于隔行”,三国魏书家韦诞称他为“草圣”。晋王羲之对汉、魏书迹,惟推钟(繇)、张(芝)两家,认为其余不足观。韦诞、索靖、王羲之父子、张旭、怀素之草法,均源于伯英。羊欣云:“张芝、皇象、钟繇、索靖,时号“书圣”,然张劲骨丰肌,德冠诸贤之首,斯为当矣”。 张芝擅长草书中的章草,将古代当时字字区别、笔画分离的草法,改为上下牵连富于变化的新写法,富有独创性,在当时影响很大。北京大学教授、引碑入草开创者的李志敏评价:“张芝创造了草书问世以来的第一座高峰,精熟神妙,兼善章今”。书迹今无墨迹传世,仅北宋《淳化阁帖》中收有他的《八月帖》等刻帖。 张芝与钟繇、王羲之和王献之并称“书中四贤”。

史晨

史晨:字伯时,河南人,东汉时期鲁相。建宁元年(公元168年)到官。

韩勑

汉鲁相。

董仲舒

董仲舒,广川(河北省景县西南部,景县、故城、枣强三县交界处)人,西汉哲学家。后人称董子、董夫子。汉景帝时任博士,讲授《公羊春秋》。汉武帝元光元年(前134),汉武帝下诏征求治国方略,董仲舒在著名的《举贤良对策》中把儒家思想与当时的社会需要相结合,并吸收了其他学派的理论,创建了一个以儒学为核心的新的思想体系,深得汉武帝的赞赏,系统地提出了“天人感应”、“大一统”学说和“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被汉武帝所采纳,使儒学成为中国社会正统思想,影响长达二千多年。其学以儒家宗法思想为中心,杂以阴阳五行说,把神权、君权、父权、夫权贯穿在一起,形成帝制神学体系。 他提出了天人感应、三纲五常等重要儒家理论。其后,董仲舒任江都易王刘非国相10年;元朔四年(前125),任胶西王刘端国相,4年后辞职回家,著书写作。这以后,朝廷每有大事商议,皇帝即会下令使者和廷尉前去董家问他的建议,表明董仲舒仍受汉武帝尊重。 董仲舒一生历经三朝,度过了西汉王朝的极盛时期,公元前104年病故,享年约75岁。死后得武帝眷顾,被赐葬于长安下马陵。

刘歆

字子骏,后改名秀,字颖叔,汉人,出居长安,为汉高祖刘邦四弟楚王刘交的后裔,刘向之子。建平元年(公元前6年)改名刘秀。 古文经学的继承者,曾与父亲刘向编订《山海经》。他不仅在儒学上很有造诣,而且在校勘学、天文历法学、史学、诗等方面都堪称大家,他编制的《三统历谱》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年历的雏形。此外,他在圆周率的计算上也有贡献,他是第一个不沿用“周三径一”的中国人,并定该重要常数为3.15471,只略微差了0.01312,世有“刘歆率”之称。后因谋诛王莽事败自杀。 刘歆在经学史上的第一个贡献是发现了一批晚出先秦经书,使之免于佚失,由于刘歆的倡导宣扬,使这批古文经书为社会和士人广泛得知,遂转相传习不辍。 刘歆在经学史上的第二个贡献是开辟了以文字和历史解经的新方法,为了发扬古文经,刘歆等人重视训诂,不仅凭此以读经,且据古文的字体笔意以解经。 刘歆在经学史上的第三个贡献是打破了今文经学对儒学的垄断,开启了古文经学的发展道路。如果说是董仲舒开创了以微言大义说经的今文经学的话,那么重视名物制度的古文经学就是刘歆开其山门了。 刘歆对“五经”古文经典的整理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他所特别爱好且最有研究的是《左传》。汉哀帝即位时,刘歆建议将《左氏春秋》及《毛诗》、《仪礼》、《古文尚书》皆列于学官。哀帝下诏征询臣下对立《左传》博士的意见,同时让刘歆去跟今文经博士们讨论经义。

张仲景

张仲景(约公元150~154年——约公元215~219年),名机,字仲景,东汉南阳涅阳县(今河南省邓州市穰东镇张寨村)人。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被后人尊称为医圣。张仲景广泛收集医方,写出了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它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是中医的灵魂所在 。

褚少孙

褚少孙,西汉经学家,颍川人,西汉中后期时做过博士。 据《汉书》的记载,司马迁死后,《史记》在流传过程中散失了十篇,仅存目录 。褚少孙做了补充、修葺的工作。明代人辑有《褚先生集》。 汉成帝年间,褚少孙与张长安、唐长宾一同参加博士殿试,即有提问,对答如流,均升为博士。由于三人都有独到的学术见解,因此《诗经》四大家之鲁家流派中有三人的学说。

田邑

田邑,字伯玉,冯翊莲芍人,东汉时期政治人物。汉光武帝刘秀继位后成为其部下。

崔瑗

崔瑗(77-142),字子玉,涿郡安平(今河北安平)人,东汉著名书法家、文学家、学者。 书法方面尤善草书,师法杜度,时称"崔杜"。撰有《草书势》,文见《晋书·卷三十六·卫恒传》。崔瑗的草书,后世评价很高。后来张芝取法崔、杜,其书大进,成为汉代草书之集大成者,被誉为"草圣"。唐张怀瓘《玉堂禁经》:"八法(书法的基本笔法)起于隶字(今楷书)之始,后汉崔子玉历钟(钟繇)、王(王羲之)以下,传授所用八体该于万字。"草圣"张芝自云"上比崔杜不足"。三国时魏人韦诞称其"书体甚浓,结字工巧",即书体非常浓密,结字精致美妙。 文学方面,《后汉书》本传(卷五十二)记载他撰写的各种文体五十七篇,亡佚颇多,严可均辑录《全后汉文》中的作品已不足一卷(见卷四十五),今存者以收入《文选》卷五十六的《座右铭》最为有名。 治学方面,曾与著名学者王符、窦章、马融、张衡等问学或交游,精通天文、历法、京房易学,后来又从东郡发干县狱吏学习礼学,可谓"专心好学,虽颠沛必于是。" 崔瑗父亲崔骃、儿子崔寔 、侄子崔烈都是著名的学者,《后汉书·崔骃传》称:"崔氏世有美才,兼以沉沦典籍,遂为儒家文林。"可惜存世之作不多,以致各种文学史著作很少论及,近年出版的《剑桥中国文学史》用较大篇幅介绍了崔氏家族的文学成就,值得注意。

边让

边让(?—197?),汉末辞赋家。字文礼,陈留浚仪(今河南开封)人。少年聪明博学,能文善赋。大将军何进闻名欲辟之,恐不至,假借军事之名征召至京,封为令史。何进以礼见之,时宾客满坐,莫不羡其风采。议郎蔡邕亦深敬之,以为边让才高过人,应任高职。后以高才屡次擢进,迁出为九江太守。汉献帝时王室大乱,边让去官还乡。恃才气不肯屈事曹操,且多轻侮之言。后因有乡人在曹操面前陷害他,被陈留郡官府所杀。作品今存《章华赋》(即《章华台赋》)。

作品 (336)

步出夏门行 · 其四 · 龟虽寿 🔥

汉 - 曹操

白头吟 🔥

汉 - 两汉乐府

步出夏门行 · 其一 · 观沧海 🔥

汉 - 曹操

短歌行 🔥

汉 - 曹操

报任安书

汉 - 司马迁

古诗十九首 · 行行重行行 🔥

汉 - 无名氏

古诗十九首 · 青青河畔草 🔥

汉 - 无名氏

古诗十九首 · 庭中有奇树 🔥

汉 - 无名氏

古诗十九首 · 迢迢牵牛星 🔥

汉 - 无名氏

古诗十九首 · 生年不满百 🔥

汉 - 无名氏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 孔雀东南飞 🔥

汉 - 两汉乐府

长歌行 🔥

汉 - 两汉乐府

古诗十九首 · 青青陵上柏 🔥

汉 - 无名氏

古诗十九首 · 今日良宴会 🔥

汉 - 无名氏

古诗十九首 · 西北有高楼 🔥

汉 - 无名氏

古诗十九首 · 涉江采芙蓉

汉 - 无名氏

古诗十九首 · 明月皎夜光

汉 - 无名氏

古诗十九首 · 冉冉孤生竹 🔥

汉 - 无名氏

古诗十九首 · 回车驾言迈 🔥

汉 - 无名氏

古诗十九首 · 东城高且长 🔥

汉 - 无名氏

古诗十九首 · 驱车上东门 🔥

汉 - 无名氏

古诗十九首 · 去者日以疏 🔥

汉 - 无名氏

古诗十九首 · 凛凛岁云暮

汉 - 无名氏

古诗十九首 · 孟冬寒气至

汉 - 无名氏

古诗十九首 · 客从远方来

汉 - 无名氏

古诗十九首 · 明月何皎皎 🔥

汉 - 无名氏

大风歌

汉 - 刘邦

陌上桑 🔥

汉 - 无名氏

上邪 🔥

汉 - 无名氏

定情诗

汉 - 繁钦

史记 · 三十世家 · 陈涉世家

汉 - 司马迁

蒿里行 🔥

汉 - 曹操

薤露行

汉 - 曹操

李延年歌 🔥

汉 - 李延年

过秦论 🔥

汉 - 贾谊

上林赋

汉 - 司马相如

秋风辞 🔥

汉 - 刘彻

墨子 · 鲁问第四十九

汉 - 戴圣

团扇诗

汉 - 班婕妤

胡笳十八拍 🔥

汉 - 蔡琰

上山采蘼芜

汉 - 无名氏

七哀诗三首 🔥

汉 - 王粲

战国策 · 苏秦以连横说秦 🔥

汉 - 刘向

战国策 · 范雎说秦王

汉 - 刘向

战国策 · 邹忌讽齐王纳谏 🔥

汉 - 刘向

战国策 · 冯谖客孟尝君 🔥

汉 - 刘向

战国策 · 触龙说赵太后 🔥

汉 - 刘向

战国策 · 唐雎不辱使命 🔥

汉 - 刘向

战国策 · 乐毅报燕王书

汉 - 刘向

战国策 · 赵且伐燕

汉 - 刘向

战国策 · 唐雎说信陵君

汉 - 刘向

十五从军征 🔥

汉 - 无名氏

江南

汉 - 两汉乐府

赠从弟 🔥

汉 - 刘桢

诫兄子严、敦书 🔥

汉 - 马援

答苏武书

汉 - 李陵

室思 🔥

汉 - 徐幹

答刘桢 🔥

汉 - 徐幹

于清河见挽船士新婚与妻别诗 🔥

汉 - 徐幹

情诗 🔥

汉 - 徐幹

董娇饶

汉 - 宋子侯

楚辞 · 九思 · 其一 · 逢尤

汉 - 王逸

楚辞 · 九思 · 其二· 怨上

汉 - 王逸

楚辞 · 九思 · 其三 · 疾世

汉 - 王逸

楚辞 · 九思 · 其四 · 悯上

汉 - 王逸

楚辞 · 九思 · 其五 · 遭厄

汉 - 王逸

楚辞 · 九思 · 其六 · 悼乱

汉 - 王逸

楚辞 · 九思 · 其七 · 伤时

汉 - 王逸

楚辞 · 九思 · 其八 · 哀岁

汉 - 王逸

楚辞 · 九思 · 其九 · 守志

汉 - 王逸

楚辞 · 九怀 · 其一 · 匡机

汉 - 王褒

楚辞 · 九怀 · 其二 · 通路

汉 - 王褒

楚辞 · 九怀 · 其三 · 危俊

汉 - 王褒

楚辞 · 九怀 · 其四 · 昭世

汉 - 王褒

楚辞 · 九怀 · 其五 · 尊嘉

汉 - 王褒

楚辞 · 九怀 · 其六 · 蓄英

汉 - 王褒

楚辞 · 九怀 · 其七 · 思忠

汉 - 王褒

楚辞 · 九怀 · 其八 · 陶壅

汉 - 王褒

楚辞 · 九怀 · 其九 · 株昭

汉 - 王褒

羽林郎

汉 - 辛延年

答秦嘉诗

汉 - 徐淑

楚辞 · 七谏 · 其一 · 初放

汉 - 东方朔

楚辞 · 七谏 · 其二 · 沉江

汉 - 东方朔

楚辞 · 七谏 · 其三 · 怨世

汉 - 东方朔

楚辞 · 七谏 · 其四 · 怨思

汉 - 东方朔

楚辞 · 七谏 · 其五 · 自悲

汉 - 东方朔

楚辞 · 七谏 · 其六 · 哀命

汉 - 东方朔

楚辞 · 七谏 · 其七 · 谬谏

汉 - 东方朔

楚辞 · 哀时命

汉 - 庄忌

同声歌

汉 - 张衡

四愁诗

汉 - 张衡

舂歌

汉 - 戚夫人

悲愤诗二章(其一) 🔥

汉 - 蔡琰

楚辞 · 惜誓

汉 - 贾谊

楚辞 · 九叹 · 其一 · 逢纷

汉 - 刘向

楚辞 · 九叹 · 其二 · 离世

汉 - 刘向

楚辞 · 九叹 · 其三 · 怨思

汉 - 刘向

楚辞 · 九叹 · 其四 · 远逝

汉 - 刘向

楚辞 · 九叹 · 其五 · 惜贤

汉 - 刘向

楚辞 · 九叹 · 其六 · 忧苦

汉 - 刘向

楚辞 · 九叹 · 其七 · 愍命

汉 - 刘向

楚辞 · 九叹 · 其八 · 思古

汉 - 刘向

楚辞 · 九叹 · 其九 · 远游

汉 - 刘向

上之回

汉 - 两汉乐府

战城南

汉 - 两汉乐府

有所思

汉 - 两汉乐府

临高台

汉 - 两汉乐府

东门行 🔥

汉 - 两汉乐府

妇病行

汉 - 两汉乐府

艳歌何尝行

汉 - 两汉乐府

怨诗行

汉 - 两汉乐府

悲歌 🔥

汉 - 两汉乐府

古歌 🔥

汉 - 两汉乐府

鸡鸣歌

汉 - 两汉乐府

古艳歌

汉 - 两汉乐府

楚辞 · 招隐士

汉 - 淮南小山

说文解字 · 序 🔥

汉 - 许慎

论贵粟疏

汉 - 晁错

史记 · 七十列传 · 游侠列传 🔥

汉 - 司马迁

诀别书

汉 - 卓文君

战国策 · 鲁共公择言

汉 - 刘向

战国策 · 齐宣王见颜斶 🔥

汉 - 刘向

饮马长城窟行 🔥

汉 - 陈琳

治安策

汉 - 贾谊

饮马长城窟行 🔥

汉 - 两汉乐府

礼记 · 王制

汉 - 戴圣

礼记 · 文王世子

汉 - 戴圣

礼记 · 礼运

汉 - 戴圣

苦寒行 🔥

汉 - 曹操

礼记 · 玉藻

汉 - 戴圣

相逢行

汉 - 两汉乐府

刺世疾邪赋 🔥

汉 - 赵壹

淮南鸿烈集解 · 塞翁失马

汉 - 刘安

上书谏猎

汉 - 司马相如

战国策 · 庄辛论幸臣

汉 - 刘向

史记 · 十二本纪 · 高祖本纪

汉 - 司马迁

画蛇添足

汉 - 刘向

狱中上梁王书

汉 - 邹阳

战国策 · 司马错论伐蜀

汉 - 刘向

战国策 · 赵威后问齐使

汉 - 刘向

战国策 · 鲁仲连义不帝秦

汉 - 刘向

史记 · 七十列传 · 管晏列传

汉 - 司马迁

史记 · 太史公自序

汉 - 司马迁

文帝议佐百姓诏

汉 - 刘恒

景帝令二千石修职诏

汉 - 刘启

武帝求茂才异等诏

汉 - 刘彻

尚德缓刑书

汉 - 路温舒

报孙会宗书

汉 - 杨恽

光武帝临淄劳耿弇

汉 - 刘秀

淮南子 · 汜论训

汉 - 刘安

采葵莫伤根

汉 - 无名氏

苏武诗四首 · 其一

汉 - 无名氏

留别妻

汉 - 苏武

苏武诗四首 · 其三

汉 - 无名氏

史记 · 十二本纪 · 五帝本纪

汉 - 司马迁

史记 · 十二本纪 · 夏本纪

汉 - 司马迁

史记 · 十二本纪 · 殷本纪

汉 - 司马迁

史记 · 十二本纪 · 周本纪

汉 - 司马迁

史记 · 十二本纪 · 秦本纪

汉 - 司马迁

史记 · 十二本纪 · 秦始皇本纪

汉 - 司马迁

史记 · 十二本纪 · 项羽本纪

汉 - 司马迁

史记 · 十二本纪 · 吕太后本纪

汉 - 司马迁

史记 · 十二本纪 · 孝文本纪

汉 - 司马迁

史记 · 十二本纪 · 孝景本纪

汉 - 司马迁

史记 · 十二本纪 · 孝武本纪

汉 - 司马迁

史记 · 十表 · 三代世表

汉 - 司马迁

史记 · 十表 · 十二诸侯年表

汉 - 司马迁

史记 · 十表 · 六国年表

汉 - 司马迁

史记 · 十表 · 秦楚之际月表

汉 - 司马迁

史记 · 十表 · 汉兴以来诸侯王年表

汉 - 司马迁

史记 · 十表 · 高祖功臣侯者年表

汉 - 司马迁

史记 · 十表 · 惠景间侯者年表

汉 - 司马迁

史记 · 十表 · 建元以来侯者年表

汉 - 司马迁

史记 · 十表 · 建元已来王子侯者年表

汉 - 司马迁

史记 · 十表 · 汉兴以来将相名臣年表

汉 - 司马迁

史记 · 八书 · 礼书

汉 - 司马迁

史记 · 八书 · 乐书

汉 - 司马迁

史记 · 八书 · 律书

汉 - 司马迁

史记 · 八书 · 历书

汉 - 司马迁

史记 · 八书 · 天官书

汉 - 司马迁

史记 · 八书 · 封禅书

汉 - 司马迁

史记 · 八书 · 河渠书

汉 - 司马迁

史记 · 八书 · 平准书

汉 - 司马迁

史记 · 三十世家 · 吴太伯世家

汉 - 司马迁

史记 · 三十世家 · 齐太公世家

汉 - 司马迁

史记 · 三十世家 · 鲁周公世家

汉 - 司马迁

史记 · 三十世家 · 燕召公世家

汉 - 司马迁

史记 · 三十世家 · 管蔡世家

汉 - 司马迁

史记 · 三十世家 · 陈杞世家

汉 - 司马迁

史记 · 三十世家 · 卫康叔世家

汉 - 司马迁

史记 · 三十世家 · 宋微子世家

汉 - 司马迁

史记 · 三十世家 · 晋世家

汉 - 司马迁

史记 · 三十世家 · 楚世家

汉 - 司马迁

史记 · 三十世家 · 越王勾践世家

汉 - 司马迁

史记 · 三十世家 · 郑世家

汉 - 司马迁

史记 · 三十世家 · 赵世家

汉 - 司马迁

史记 · 三十世家 · 魏世家

汉 - 司马迁

史记 · 三十世家 · 韩世家

汉 - 司马迁

史记 · 三十世家 · 田敬仲完世家

汉 - 司马迁

史记 · 三十世家 · 孔子世家

汉 - 司马迁

史记 · 三十世家 · 外戚世家

汉 - 司马迁

史记 · 三十世家 · 楚元王世家

汉 - 司马迁

史记 · 三十世家 · 荆燕世家

汉 - 司马迁

史记 · 三十世家 · 齐悼惠王世家

汉 - 司马迁

史记 · 三十世家 · 萧相国世家

汉 - 司马迁

史记 · 三十世家 · 曹相国世家

汉 - 司马迁

史记 · 三十世家 · 留侯世家

汉 - 司马迁

史记 · 三十世家 · 陈丞相世家

汉 - 司马迁

史记 · 三十世家 · 绛侯周勃世家

汉 - 司马迁

史记 · 三十世家 · 梁孝王世家

汉 - 司马迁

史记 · 三十世家 · 五宗世家

汉 - 司马迁

史记 · 三十世家 · 三王世家

汉 - 司马迁

史记 · 七十列传 · 伯夷列传

汉 - 司马迁

史记 · 七十列传 · 老子韩非列传

汉 - 司马迁

史记 · 七十列传 · 司马穰苴列传

汉 - 司马迁

史记 · 七十列传 · 孙子吴起列传

汉 - 司马迁

史记 · 七十列传 · 伍子胥列传

汉 - 司马迁

史记 · 七十列传 · 商君列传

汉 - 司马迁

史记 · 七十列传 · 苏秦列传

汉 - 司马迁

史记 · 七十列传 · 张仪列传

汉 - 司马迁

史记 · 七十列传 · 樗里子甘茂列传

汉 - 司马迁

史记 · 七十列传 · 穰侯列传

汉 - 司马迁

史记 · 七十列传 · 白起王翦列传

汉 - 司马迁

史记 · 七十列传 · 孟子荀卿列传

汉 - 司马迁

史记 · 七十列传 · 孟尝君列传

汉 - 司马迁

史记 · 七十列传 · 平原君虞卿列传

汉 - 司马迁

史记 · 七十列传 · 魏公子列传

汉 - 司马迁

史记 · 七十列传 · 春申君列传

汉 - 司马迁

史记 · 七十列传 · 范睢蔡泽列传

汉 - 司马迁

史记 · 七十列传 · 乐毅列传

汉 - 司马迁

史记 · 七十列传 · 廉颇蔺相如列传

汉 - 司马迁

史记 · 七十列传 · 田单列传

汉 - 司马迁

史记 · 七十列传 · 鲁仲连邹阳列传

汉 - 司马迁

史记 · 七十列传 · 屈原贾生列传

汉 - 司马迁

史记 · 七十列传 · 吕不韦列传

汉 - 司马迁

史记 · 七十列传 · 刺客列传

汉 - 司马迁

史记 · 七十列传 · 李斯列传

汉 - 司马迁

史记 · 七十列传 · 蒙恬列传

汉 - 司马迁

史记 · 七十列传 · 张耳陈馀列传

汉 - 司马迁

史记 · 七十列传 · 魏豹彭越列传

汉 - 司马迁

史记 · 七十列传 · 黥布列传

汉 - 司马迁

史记 · 七十列传 · 淮阴侯列传

汉 - 司马迁

史记 · 七十列传 · 韩信卢绾列传

汉 - 司马迁

史记 · 七十列传 · 田儋列传

汉 - 司马迁

史记 · 七十列传 · 樊郦滕灌列传

汉 - 司马迁

史记 · 七十列传 · 张丞相列传

汉 - 司马迁

史记 · 七十列传 · 郦生陆贾列传

汉 - 司马迁

史记 · 七十列传 · 傅靳蒯成列传

汉 - 司马迁

史记 · 七十列传 · 刘敬叔孙通列传

汉 - 司马迁

史记 · 七十列传 · 季布栾布列传

汉 - 司马迁

史记 · 七十列传 · 袁盎晁错列传

汉 - 司马迁

史记 · 七十列传 · 张释之冯唐列传

汉 - 司马迁

史记 · 七十列传 · 万石张叔列传

汉 - 司马迁

史记 · 七十列传 · 田叔列传

汉 - 司马迁

史记 · 七十列传 · 扁鹊仓公列传

汉 - 司马迁

史记 · 七十列传 · 吴王濞列传

汉 - 司马迁

史记 · 七十列传 · 魏其武安侯列传

汉 - 司马迁

史记 · 七十列传 · 韩长孺列传

汉 - 司马迁

史记 · 七十列传 · 李将军列传

汉 - 司马迁

史记 · 七十列传 · 匈奴列传

汉 - 司马迁

史记 · 七十列传 · 卫将军骠骑列传

汉 - 司马迁

史记 · 七十列传 · 南越列传

汉 - 司马迁

史记 · 七十列传 · 东越列传

汉 - 司马迁

史记 · 七十列传 · 朝鲜列传

汉 - 司马迁

史记 · 七十列传 · 西南夷列传

汉 - 司马迁

史记 · 七十列传 · 司马相如列传

汉 - 司马迁

史记 · 十列传 · 淮南衡山列传

汉 - 司马迁

史记 · 七十列传 · 循吏列传

汉 - 司马迁

史记 · 七十列传 · 汲郑列传

汉 - 司马迁

史记 · 七十列传 · 儒林列传

汉 - 司马迁

史记 · 七十列传 · 酷吏列传

汉 - 司马迁

史记 · 七十列传 · 大宛列传

汉 - 司马迁

史记 · 七十列传 · 佞幸列传

汉 - 司马迁

史记 · 七十列传 · 滑稽列传

汉 - 司马迁

史记 · 七十列传 · 日者列传

汉 - 司马迁

史记 · 七十列传 · 龟策列传

汉 - 司马迁

史记 · 七十列传 · 货殖列传

汉 - 司马迁

史记 · 七十列传 · 太史公自序

汉 - 司马迁

天地

汉 - 刘彻

日出入

汉 - 两汉乐府

天马二首 · 其一

汉 - 刘彻

天马二首 · 其二

汉 - 刘彻

天门

汉 - 两汉乐府

青阳

汉 - 两汉乐府

景星

汉 - 两汉乐府

华晔晔

汉 - 刘彻

朱鹭

汉 - 两汉乐府

战城南

汉 - 两汉乐府

巫山高

汉 - 两汉乐府

上陵

汉 - 两汉乐府

雉子班

汉 - 两汉乐府

东光

汉 - 两汉乐府

薤露

汉 - 两汉乐府

蒿里

汉 - 两汉乐府

七日夜女歌 · 其一

汉 - 两汉乐府

七日夜女歌 · 其二

汉 - 两汉乐府

伤歌行

汉 - 两汉乐府

匈奴歌

汉 - 两汉乐府

师旷论学

汉 - 刘向

孔子闲居第二十九

汉 - 戴圣

说苑·政理 🔥

汉 - 刘向

治国第四十八

汉 - 刘向

申鉴·政体第一

汉 - 荀悦

韩诗外传

汉 - 韩婴

应间

汉 - 张衡

申鉴·俗嫌

汉 - 荀悦

淮南子.泰族训

汉 - 刘安

盐铁论-忧边第十二

汉 - 桓宽

申鉴·政体第一

汉 - 荀悦

竹扇赋

汉 - 班固

淮南子 · 主术训

汉 - 刘安

论衡 · 别通

汉 - 王充

论衡 · 实知

汉 - 王充

论衡 · 超奇篇

汉 - 王充

论衡 · 卷二十八 · 书解篇

汉 - 王充

汉书 · 纪 · 宣帝纪

汉 - 班固

盐铁论 · 后刑第三十四

汉 - 桓宽

凤求凰

汉 - 司马相如

笔论

汉 - 蔡邕

史记 · 七十列传 · 仲尼弟子列传

汉 - 司马迁

文王世子第八

汉 - 戴圣

高帝求贤诏

汉 - 刘邦

周亚夫军细柳

汉 - 司马迁

荆轲刺秦王

汉 - 刘向

廉颇蔺相如列传

汉 - 司马迁

苏武传(节选)

汉 - 班固

鸿门宴

汉 - 司马迁

大道之行也

汉 - 戴圣

黄帝内经 · 素问 · 上古天真论 🔥

汉 - 无名氏

黄帝内经 · 素问 · 四气调神大论 🔥

汉 - 无名氏

黄帝内经 · 素问 · 阴阳应象大论 🔥

汉 - 无名氏

黄帝内经 · 素问 · 五运行大论

汉 - 无名氏

虽有嘉肴

汉 - 戴圣

过秦论(节选)

汉 - 贾谊

项羽之死

汉 - 司马迁

西门豹治邺

汉 - 褚少孙